淮滨论坛

标题: 科普_果敢 [打印本页]

作者: 真有意思    时间: 2015-3-18 02:26
标题: 科普_果敢
  萨文曾是一名记者,在果敢,他遇到不少中国人在那里享天年、骄奢淫逸,或是钱财散尽、装疯卖傻、毒瘾缠身,大多不想回去。摄影_孙炯


浏览原图

在果敢的杨龙寨监狱,关着的八九十个犯人中,有四十多个来自中国。摄影_萨文


浏览原图

  果敢唯一的一家孤儿院,也是有泰国的一所基督教会捐资建立的。每年捐来五万元善款,供养近一百个孤儿。摄影_萨文


浏览原图

  孩子们对深处的环境懵懂不知,很快他们将被推向社会,失去孤儿院这个最后一层的保护伞。摄影_萨文
  果敢孤儿
  纪录片导演萨文有时候想,果敢也是一个孤儿,中国遗民屡次翻山而来,但现在的果敢人已经回不去中国人的身份;而与此相对的是,无论政局如何动荡,如今那些穿越国境前往果敢的中国人,大多数想要的都是生存、毒品、金钱和刺激。
  实习记者_唐方 记者_沈玎
  离开果敢那天,萨文走得有些仓皇。
  那是2012年的夏天,老街市在入夜后已经灯火通明,灯光从高耸的双凤塔辐散开来,穿过彻夜不息的赌场和妓院,远处的市镇、山寨与监狱,则陷入黑暗。
  萨文一人待在房间中,突然遇到不速之客。来人提着一把大刀,逼着萨文交出在果敢拍摄的纪录片素材。
  “我有通行证,是魏主席叫我拍的!”萨文说。
  听到“魏主席”的名号,对方一时没了主意,“你不许走,给我等着。”他对萨文呵斥道。
  萨文知道他去找人了,哪还敢再耽搁,急忙把机器兜起来,罔顾了四散的衣服,外面的狗吠叫起来,一定有人来了。
  “如果我当时没说是魏主席的朋友,估计已经被就地正法。”萨文心有余悸地想着,一路躲进了后山,在芦苇丛里猫了一夜,四周黑漆漆的都是水。
  天色渐渐亮起来,那群人终于没能找到他。萨文找到一个背蓝色书包的小孩,他用十块钱收买了他,跟着小孩出了山。一回到大街上,萨文拦下一辆三轮车,赶紧往中国 走。
  蹬三轮车的是个北京人,说自己来果敢赌钱,输光了回不去,就在这待着。“回北京干吗?房价多贵啊,回去也寒碜。”车夫的口气还带着北方人的直爽劲。
  时至今日,萨文也见惯不怪了。这一百多天的果敢之旅,他遇到多少中国人在这里得享天年、骄奢淫逸,或是钱财散尽、装疯卖傻、毒瘾缠身,大多不想回去。
  从云南南伞县向南,到果敢只隔一座山,这条路上走过明朝的残军、清朝的追兵,也走过不计其数的毒贩、赌客和华商。这些人想要生存、毒品、金钱和刺激,想要在中国得不到的生活。
  全世界的政客和新闻记者,都热衷于金三角的毒品问题,却忽略了在毒品王国里普通华人的生活和命运。
  萨文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在照片上见到的果敢,那半大的孩子蹲在筐子里,和一群难民挤在云南的中缅边境线上。
  那一眼,把他带到了果敢。
  只求别死在果敢
  果敢几百年来仍是华人社会,流通人民币,说着西南官话。教材是复印中国的课本,警察也叫公安,电话区号归属云南临沧。
  2012年4月时,萨文的果敢拍摄之旅即将成行。他在梅河口龙泉寺遇上一场庙会,根据业界的传统,重要片子开拍时需要团队同去烧香,不过那天只萨文一人站在大殿里,说好入伙的朋友全都反了悔,终究是“害怕金三角的毒品名声”。
  萨文曾是一名记者,从2006年开始,他的镜头长久追随一群“边缘人”:劳改释放人员,精神病人……萨文的纪录片偶在国外的电影节上露脸,用他自己的话说,也不为有人喜欢,“总会作为历史的文本存在吧”。
  龙泉寺的菩萨灵,萨文家姐曾在这里求到儿子。身边如潮的香客去把“十不全”像摸了个遍,求一身无病无灾。萨文就在一旁拜了拜药师菩萨,“要求个什么,就求不要死在果敢。”
  之后,他就背着一袋钱和摄像机器上路了。
  缅北果敢全名是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是缅甸联邦东北边疆的一个自治区。约有人口14万,其中以华人占大多数。
  果敢与中国的渊源,史书上记载得惊心动魄:吴三桂将明朝末代皇帝绞杀在昆明的“逼死坡”上,流落缅甸边境的南明余党,就是果敢人的先祖。而今名震世界的,是百年的鸦片种植历史,缅北金三角一度经手全球七成毒品。
  “我开始好奇和想象,这些和中国人有一样血统,相同面貌的汉人,在夹缝中会有怎样的命运?”
  萨文抵达果敢首府老街市,仿佛来到一座中国南方小城。果敢几百年来仍是华人社会,流通人民币,说着西南官话。教材是复印中国的课本,警察也叫公安,电话区号归属云南临沧。萨文还在街上看到了钱柜KTV和天上人间。
  大街上,肤色较白的是中国人,蜜色皮肤的是果敢人,缅甸人则有瘦削硬朗的面部线条。而在中国被禁止的赌场和妓院,大方地写在临街的招牌上,一行中文,一行缅文。
  魏主席是果敢的边防军司令,在果敢的地位举足轻重。萨文初来乍到前去拜访,申请一份拍摄许可。魏主席说自己最近见了很多中国人,有的是为钻石生意,有的是为木材,还有人找他上《世界名人录》。
  “中国有大国情结,电是他们管的,说断就断,(中国)不运物资,果敢就没法生活。”魏主席谈到,就在聊天时,果敢市长趿拉着人字拖,带着中国警察走了进来,申请逮捕逃犯,给魏主席点上一支烟,批了逮捕令。
  果敢的水、电、网络,都依赖云南供给,只要发生冲突,断水电是常用手段,所以魏主席对中国人都还算客气。
  萨文下榻的旅馆很简陋,老板罗家英(化名)是个锱铢必较的湖南人,一百零三块的饭钱,死活不肯抹掉三块零头。
  罗家英从湖南初到果敢,还是在彭家声主政时期,有朋友告诉他:“云南边境有个地方叫果敢,那儿开旅馆房租便宜,经济也景气,就是……有点乱。”
  当时彭家声正在寻找替代毒品的经济支柱,对华商相当照顾。中国人到果敢从商或停留,可以随便办身份证,“喜欢把姓名登记成‘刘德华’、‘张惠妹’。”
  罗家英租下的这栋三层大楼,年租金为五万元,他向萨文收取每日五十元的房费。罗家英的女儿就在隔壁卖麻辣烫,连襟也从湖南老家跟来,在旅馆对面开超市。老街市的店铺大都是中国人在卖食品和物资,本地人则给中国人打工。
  在果敢的中国人,要是说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都会有一个耐听的故事,“一个来自中国的普通人,在这里都觉得高人一等。”萨文告诉记者。
  比如过去在中国开影楼的刘陈作彦,因为在果敢旅游的时候巧遇了彭家声,彭家声见他手中端着相机,就让他为自己照两张。
  刘陈作彦离开果敢时,被军人拿枪给截下了。因为彭家声觉得他拍照不错,留下吧,当作御用摄影师。
  后来,刘陈作彦就进入了果敢的宣传系统,他依样把中国县城的那套报纸、电视台系统搬到果敢来,竟一手建立起《果敢周报》和唯一的果敢电视台,现在已经成了“新闻局副局长”。
  正在给交警队长开车的老程,前半生是在重庆卖电脑软件,后来在网上看到支教的信息,就来了果敢当“老师”,一留十几年,从此“乐不思蜀”,再也没回过家。
  其实老程的境遇并不怎么样,结识萨文后,天天跟着后者蹭吃蹭喝,还羡慕萨文住的十几平的小单间。
  老程不嫌弃果敢的生活条件,但对中国厌倦不堪,“在中国,总是要混出点样子,在果敢,倒还真不用混成什么,结婚和买房的压力,这里都没有。”和中国日渐明显的社会分层和压力相比,果敢是个能慰藉人心的“世外桃源”。
  2009年的缅甸8-8事件(缅军以果敢枪械修理厂制毒为由,派出30名警察强搜该厂,导致缅甸政府军与果敢特区爆发激战),曾搅得果敢鸡犬不宁,大批华人逃回云南。不过事件平息后,彭家声撤走,白所成接手政权,老程、罗家英等等中国人还是选择留在了果敢。
  现在的罗家英偶尔穿着隆基(傣族和景颇族男人的服饰),靠在店门口抽水烟的时候,就像一个地道的果敢人。他的旅馆基本住满了人,客流远较小县城大,赌客与毒贩子来来往往,比家乡能挣到钱。
  赌两把的好地方
  在果敢要开赌场,“先要找当地领导人申报,让政府入股,然后杀一条蛇完成一套仪式,培训好服务人员,就可以开张了。”
  在老街市的市中心,耸立着双凤塔,塔底就是一家金店,一名老兵手持AK47端坐在门口,从这里开始,数条商业街伸展开来,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赌场。这是中国旅客的第一站,在老兵面前,每天都有延绵不断的三轮车拉着中国赌客,穿过四面八方的街道。
  朋友曾劝诫萨文,不能去拍赌场,之前凤凰卫视的记者去拍,被打得很惨。萨文还是冒了险,他把胸口处的衣服剪开一个洞,镜头从洞里露出来,平时用外套遮掩,没人注意时就悄悄拉开。
  眼前的赌场大厅里,排开一张张桌子,绿色的桌面上铺着卡牌和筹码。耳边三教九流的人说着东北话,南方话,连着台湾腔乱糟糟响成一片。
  赌桌旁的年轻母亲们最为扎眼,留下几个两三岁的孩子在赌场里打闹,胡乱爬过桌椅木腿,揪住赌场门口的挡风帘子扯个没完。
  果敢的赌场生意从十余年前成为经济命脉,自从官方明令禁毒之后,政府失去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不能毒,只能赌了。”时任最高领导的彭家声认为。
  在果敢要开赌场,“先要找当地领导人申报,让政府入股,然后杀一条蛇完成一套仪式,培训好服务人员,就可以开张了。”附近寨子里的姑娘小伙子,若是有幸去赌场做工,总会兴高采烈好一阵子。
  赌场一千五百元的月薪,是果敢最好的一份收入。而普通寨民的收入每月只有一百五到三百之间,得养活一大家子人。
  这些利润大多来自过境赌博的中国赌客,他们中间运气好的人,赢了钱,意犹未尽地回家去,运气不好的,就把纸醉金迷的幻觉和一掷千金的过去一并断送在监狱高墙里。
  天津人何海的好运气,就在果敢的赌场里走到了头。何海过去在天津卖皮衣,挣下了几百万家产。他好赌,在牌桌上得知:“云南再过去有个果敢,是个赌两把的好地方。”
  当时又是遇上拆迁,何海分到了三百万,在果敢,有三十万就活得和富翁一样,何况他有三百万。一到赌场,何海一坐下就迈不动步子,赌得没日没夜。赌到眼红的时候,一个人过来揽住他说,“来来,吸点四号(海洛因)玩玩。”
  “这种邀请难以拒绝,毒品和赌博在果敢太平凡了。”萨文自己也有过一闪而过的念头,要不要坐到赌桌前试把手气,要不要尝一口毒品?
  当时何海还不知道是自己露了财,招来祸端。他吸食了毒品之后,随即被当做吸毒犯关入监狱,钱也全被抢走。
  在杨龙寨监狱里,没有人管他叫何海,这里的人都以地名互相称呼,满头白发的“湖北”,本想合股开赌场,却莫名牵扯进了绑架案;“上海”是珠宝商人,在赌场里因为女人起了争执;其他人的罪名有吸毒、贩毒、抢劫、欠债不还……
  萨文进杨龙寨监狱拍摄时,被这群中国人团团围住,托他给家人打电话报个平安。何海拖着脚上的铁镣,扒开人群挤了进去,对萨文喊:“你给xxx打个电话!”他还不知道,中国领导人已经在去年进行了改选。
  何海的腿被打折过,骨节分明凹陷下去。在这里,只有疯子是不用做工和挨打的,萨文第一眼看到“疯子”的时候,他正端着一只手,一字一句念:“我是玉皇大帝,你们这群猪狗,杀掉你们。”
  萨文拍过精神病院,总觉得“疯子”的演技拙劣,他问监狱组长:“他装的吧?”“是疯子。”组长告诉萨文,“前几天闹得可厉害了,踢床踢被子,后来叫人抬走了。”
  萨文不置可否,他看着这些天南海北的中国旅客,在监狱里开始新人生。长日坐在牢房外蓝色的塑料雨棚下,互相半真半假地聊着天,热带的雨一时砸在雨棚上,一时停歇,好像在看经典的戏剧《等待戈多》。
  杨龙寨监狱关着的八九十个犯人中,有四十多个来自中国。他们来果敢的理由,有的说是想赚钱,有的说是想猎奇,还有个重庆妹子说“想来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
  但同样的一点是,大家达成共识一般,说出了监,那就卷土重来,还是留在果敢。
  戒不掉的毒
  萨文在拍摄的时候,偶尔哼两句流行歌曲,会有人来阻止,因为“戒毒所要隔绝一切红尘世俗,用信仰把毒瘾压制下去”。
  小罗的少年时代也是在监狱的铁窗里度过,8-8事件爆发时,国家机器全线瘫痪,小罗跟着其他囚犯一同越狱而出,逃到了中国。
  或许有那么一个错身的距离,小罗可以摆脱毒品,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在云南学一门技术,甚至安顿下来,没有人知道他吸过毒,坐过牢。但他最终还是发现,自己离不开果敢,就像戒不掉的毒瘾。
  “我无论走到任何地方,都摆脱不了它,都要回到这里。”小罗对着萨文的镜头说,他还是个刚二十出头的小伙子。
  上了年纪的人都还记得,在十几年前,果敢的经济支柱原本是毒品。
  “上街称两斤鸦片,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果敢家家种植罂粟,政府管理运输贩卖,从中抽成。当时就连果敢的小孩都笑话港片的桥段,严严实实的黑皮箱子,黑衣墨镜的黑帮保镖,“太傻了,我们都是一卡车一卡车地拉。”
  在果敢华人社会的价值观里,种植毒品竟是件有关民族大义的事情。一些老百姓看来,大麻和海洛因坑害回了西方,算是抗击侵略者,在道德上没有什么损害。
  这让萨文想起一部科幻电影:有人向河流排放污水,却不料衍生出怪兽,跳出来反噬那些排污的人。一百多年前,殖民者在这里撒下罂粟种子,把果敢变成罂粟之乡的西方人,也将长久遭受毒品的折磨。
  小罗出生得晚,他开始吸毒的时候,果敢已经全面禁毒,挥刀砍光了田里的罂粟。现在,漫山的罂粟花已经变成了甘蔗,但果敢这片土地湿热多雨,天然适合种植鸦片,其他作物则是勉为其难地生长,果实也小得可怜。果敢的烟民成了农民,生活大不如前。
  为了获取毒资,小罗只能频繁穿越中缅边境运送毒品。“在边境的客车上,中国武警经常反复检查一辆车,打碎西瓜,翻开乘客的衣服……”而轿车被查的情况要好些,敬个礼,就放行了。
  小罗坐不起轿车,他往往趁着夜色,背上几十斤毒品,翻过果敢和南伞边境的山峰,在墓地里过夜,徒步把毒品贩卖到中国。
  小罗四五次被抓进去,放出来,又抓进去。萨文见到小罗时,他已经从监狱被转移到了福音戒毒所。这里的人恪守严格的教徒生活,晨起做基督教的早课,劳动,休息,劳动,晚课,再休息,以此戒除毒瘾。“我要先确立对神的信仰,然后才可能戒除毒品。”小罗说。
  萨文在拍摄的时候,偶尔哼两句流行歌曲,会有人来阻止,因为“戒毒所要隔绝一切红尘世俗,用信仰把毒瘾压制下去”。
  和小罗一起戒毒的姑娘说:“信仰了上帝,戒毒出去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就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小罗也是真心想要戒毒了,真的想信仰上帝,萨文和小罗偶尔聊起未来的生活,但看到的是一片茫然。
  被利用的孤儿院
  彭家声掌权的时候,新闻局局长也曾劝他“去孤儿院看看,慰问慰问孩子们”。彭家声从善如流地去了,结果就是每人发两块钱。
  果敢唯一的一家孤儿院,也是由泰国的一所基督教会捐资建立的。每年捐来五万元善款,供养近一百个孤儿。
  萨文在孤儿院带过课,但他时常觉得艰难气馁,他讲小数点的概念,反复几遍,学生们还是一脸似懂非懂。
  “你可以少教些知识,多教些做人的道理,”其他老师建议萨文,“学生们以后进入社会,不会轻易被毒品赌博引入歧途,才是有用的。”
  果敢的教育太落后,萨文在果敢没有看到一家书店,中学算是当地的最高学历。孤儿院的教科书上,很多应用题的答案都是错的,“老师还是照着教”。萨文还发现,这些孤儿,时常受到利用。
  萨文刚到孤儿院拍摄的时候,被院长拦在门外,院长对他说:“很多中国人不能信。”在萨文之前,有一批中国人前来孤儿院慰问捐赠,这批人在回云南的路上,被查出挟带毒品。
  没有人无缘无故施舍这群孤儿,缅甸政府偶尔送来一些物资,条件是让老师教习孤儿缅语,来渗透果敢的华人社会;中国人来做捐赠,到头查出是假借慰问孤儿走私毒品……
  萨文问过魏主席,果敢能不能办一所大学?主席坐在垫着豹皮的木椅上,摇摇头,“办了大学,缅甸方面会怀疑我们在培养派系势力。”
  孩子们对身处的环境懵懂不知,很快他们将被推向社会,失去孤儿院这最后一层保护伞。“中国的孤儿,总算是中国人,中国的政府还是会管,慈善机构会照顾。然而果敢的孤儿游荡在大街上,流落在寨子里。”
  地方政府也不管,彭家声掌权的时候,新闻局局长也曾劝他“去孤儿院看看,慰问慰问孩子们”。彭家声从善如流地去了,结果就是每人发两块钱。
  萨文有时候想,果敢也是一个孤儿。历史上,中国遗民屡次翻山而来,从明朝灭亡后的朝廷旧部,到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再到早年的缅共高层知青,汉人的血脉在此繁衍生息,但如今,他们已经回不去中国人的身份。
  而在缅甸,果敢人又因为常年坚持汉人的身份而受到歧视,不被看作缅甸人。萨文在街上遇到果敢的军人,都没有缅甸军的肩章,不算是正规军。
  果敢人的身份认同,随着时势处境而随时变化。“面对缅甸人的歧视,他们强调老祖宗的血统,把自己视为中国人。又对中国所知甚少,极为淡漠,把自己看作是缅甸人。”到了缅甸联邦政府子弹上膛,中国封锁云南边境的时候,自己又的的确确只是一支孤军。
  萨文拍摄纪录片的事传了出去,有人上门来,拿刀胁迫他删视频,也有同盟军的孩子打来电话,说彭家声主席想出五十万买下影片,做成丑化白所成政权的片子”。
  仓惶逃离果敢后,萨文抱着两千五百多分钟的视频素材,回到了北京,他联系过很多人,包括崔永元。但是对方却反问他:“为什么要关注他们?”他们都不认为那些长着汉人模样,说着汉语的孩子,是中国人。
  萨文还带着杨龙寨监狱里的中国犯人的口信,他拿着对不上号的地址,在北京的牛街上一家一家问过去,直到敲开犯人亲戚家的门。
  萨文说明来意后,亲戚的脸色渐渐沉下去,“早已不联系了。”对方草草地说,并将大门坚决地关上。
  现在,萨文时常还会想起,在果敢夜色边缘的山峦上,每夜有低回的祈祷声从福音戒毒所传来,飘浮过明明灭灭的灯火,与礼堂中孤儿们稚嫩的嗓音应和,共同吟诵着圣经的祈祷文:“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教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
作者: 真有意思    时间: 2015-3-18 02:28
果敢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唐代属于中国地方政权南诏国的领土,宋代属于大理国的领土,在明代,该地分属镇康土州以及孟定土府的疆域。 明末清初,有大量汉族受清政府迫害移民至此,自此之后为汉族世居之地。18世纪,杨氏汉族移民后裔成为果敢主要势力。雍正七年,封杨映曾为世袭果敢县令,向清朝效忠。1897年清政府签订《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割让给英属缅甸。在抗击日本侵略中成立抗日地方自卫队隶属于孙立人所率领的抗日远征军。

1948年缅甸独立后。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果敢属于缅甸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现全称为“缅甸联邦果敢自治区”(2011年前称“缅甸掸邦第一特区”,当时果敢是军政财高度自治的特区),首府老街市,位于缅甸东北部,毗邻中国云南省,是一个以汉族(“果敢族”)为主体的自治区,人口约14万,面积两千余平方公里。果敢地区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通行汉语(当地人称果敢语),汉族占绝大多数,并且保留着汉族生活习惯。果敢地区长期处于动乱之中,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当地博彩业发展迅速。

2009年缅甸政府军对当地汉族武装果敢同盟军激烈交火后,成功实施了对该区的接管。自此,果敢开始真正融入缅甸。2011年3月30日,以吴登盛为总统的缅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缅甸联邦果敢自治区”也正式成立,缅甸政府扶植白所成为主席。

中文名称:掸邦果敢自治区

外文名称:Kokang

政府驻地:老街市

地理位置:缅甸东北边疆

面积:2060平方公里

人口:20万(2013年)

方言:西南官话

政府主席:白所成

民族:汉族,掸族,苗族等,多以汉族为主

基本信息

果敢全称“缅甸掸邦果敢自治区”,2011年3月30日前称“缅甸掸邦第一特区”,首府老街。果敢位于缅甸东北部毗邻中国云南省,以果敢族(华族)为主体。果敢拥有高度的自治权,面积约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语,流通人民币和缅币。学校教授为简体中文和缅文,手机是中国移动号码,座机也是云南临沧区号,电力由南方电网通过云南电网向老街变电站输送。

果敢曾为中国西南边境少数民族的地域,明朝末年汉族大量涌入云南省。18世纪,一支汉人移民后裔成为科干山的地方势力,后受封为世袭果敢土司县,向中国效忠。19世纪末,果敢并入英属印度,成为缅甸境内以华人为主体的土司县。1959年缅甸废除土司制度之后,果敢陷入了长期的动乱,直到1989年停战才趋于稳定,成为今日的掸邦第一特区。

果敢位于缅甸东北端的掸邦高原,紧邻中国云南省,地理坐标为:北纬23°24′54〃—24°09′24〃;东经98°24′14〃—98°53′42〃。地势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间,山与山之间的坝子海拔约1100米,是果敢的精华地带。西临萨尔温江与木邦相峙,东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接壤,北面是龙陵县、潞西市,南以南定河与佤邦相对。首府老街和镇康新县城南伞镇仅相距7公里。西边以怒江为界,但是,自从1989年,果敢的领土已经向西扩张(注:1995年之后,不再领有西岸勐古地区)。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3-18 06:41
那么长啊
作者: 九霄天籁    时间: 2015-3-18 07:35
寻找姚黄:那么长啊
(2015-03-18 06:41)
要不要定义为垃圾帖?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3-18 08:23
不用定义,本来就是!
作者: 白露河    时间: 2015-3-18 08:26
标题: 回 九霄天籁 的帖子
九霄天籁:要不要定义为垃圾帖?
 (2015-03-18 07:35) 
手机客户端发的帖子没有垃圾贴。
这个帖子很好!终于有人发关于果敢的帖子。
要不是顾及政治影响,我早已在淮滨论坛开果敢专版了,用专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果敢,为果敢同盟军募捐。
作者: 白露河    时间: 2015-3-18 08:27
标题: 回 wilson 的帖子
wilson:不用定义,本来就是!
 (2015-03-18 08:23) 
手机客户端发的帖子没有垃圾贴。
这个帖子很好!终于有人发关于果敢的帖子。
要不是顾及政治影响,我早已在淮滨论坛开果敢专版了,用专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果敢,为果敢同盟军募捐。
作者: 九霄天籁    时间: 2015-3-18 08:27
白露河:手机客户端发的帖子没有垃圾贴。
这个帖子很好!终于有人发关于果敢的帖子。
要不是顾及政治影响,我早已在淮滨论坛开果敢专版了,用专版的形式向大家介绍果敢,为果敢同盟军募捐。 (2015-03-18 08:26)
噢了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3-18 08:30
早就该果断而勇敢的发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3-18 10:10
九霄天籁:要不要定义为垃圾帖?
(2015-03-18 07:35)
差不多吧
作者: 九霄天籁    时间: 2015-3-18 10:11
寻找姚黄:差不多吧
(2015-03-18 10:10)
站长不让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3-18 11:13
九霄天籁:站长不让
(2015-03-18 10:11)
那没关系多个贴子而已
作者: 穷游天下之清迈    时间: 2015-3-18 11:35
走,去果敢发财去
作者: 木子人土土南    时间: 2015-3-18 13:35
缅甸人民真可怜,内战不断   说不定啥时候就嗝屁了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