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老师点评一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拙字,需要怎么改进 [打印本页]

作者: 葳蕤生花    时间: 2015-4-29 20:46
标题: 老师点评一下,二十来岁的年轻人拙字,需要怎么改进
拙字献丑了!

作者: 还叫依玫    时间: 2015-4-29 21:13
虽然不懂字画,但应该是很不错的反正我是写不出来恁好的字~
作者: 秋裤大叔    时间: 2015-4-29 21:16
不懂书法
作者: 白露河    时间: 2015-4-29 22:02
标题: 回 楼主(葳蕤生花) 的帖子
看上去很棒!
淮滨论坛有文化体育版块,已经把你的帖子移动到该版块的书法分类,欢迎经常发布书法作品交流互动!
作者: 白露河    时间: 2015-4-29 22:03
标题: 回 楼主(葳蕤生花) 的帖子
人美字好!双绝!
作者: 四喜四喜    时间: 2015-4-29 22:59
滨城辈有才女出
作者: 红喜老蔡    时间: 2015-4-29 23:24
铿锵有力   赞一个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4-30 00:54
找老闫等书法名家请教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4-30 00:55
还是要下功夫临贴
作者: 娜乌西卡    时间: 2015-4-30 18:40
这是啥字体楼主?
作者: 葳蕤生花    时间: 2015-4-30 21:37
标题: 随心而写
娜乌西卡:这是啥字体楼主?
(2015-04-30 18:40)
随心而写
作者: 路人甲    时间: 2015-5-1 21:45
奇女子
作者: 不死小强    时间: 2015-5-28 07:30
奇女子一个。这个字让我连三年也写不出来。
作者: 小安哥    时间: 2015-5-29 22:32
美女,厉害
作者: 翰墨书虫    时间: 2015-6-2 19:07
我不想在公开场合指点别人的错误,你想听专业点评吗?不明白书法的道理是可怕的!!!!到二高找我
作者: 乌龙集玉皇阁    时间: 2015-12-8 16:33

作者: 雅望天堂    时间: 2016-1-12 07:30
不过是各种笔划的杂糅,谈不上书法,连结构都没有

作者: 洛玻    时间: 2016-3-3 13:09
书法,说小了是写字(或确切一些是写毛笔字);说大了,也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书法培训的机构也渐多了,各自的宣传也不同,有号称名师执导,有宣称高效速成。等。
速成的书法:几个月练好字,甚至有宣称几天练好字。这类速成的方法有效没有?也有,能在短时间内把字的外观有所调整,主要是变得整洁一些。但达不到“书法”层面的改变。
考级:一些家长关心的问题之一是孩子学习一段时间之后,能考级吗?或者能加入什么协会吗?这样的想法可以理解。任何一种技能的学习都会有检验的手段。但笔者以为,学习书法则不必要强求这些。原因如下:
目前,学校教育方式仍是应试教育,孩子本来学习压力就很大。考级则又增加负担。另,考下来的级别又没有确证的用处(比如,升学考试加分等)。
书法本身是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修养性情,陶冶情操,但当下,各种评级评赛之类的操作却多是以牟利为目的,与文化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人生的自信,主要来自于自我的认知,而不是来自于外界的认定。书法也是如此,“笔砚精良,人生一乐”,能自视“精良”,自然有“一乐”的人生,哪还用在意别人加于自己的
“M级/N级/著名书法家”的名号呢?人生在世,快乐最重要!
取法问题:取法乎上得其中。这是统计学上的结果,也有少数天才的人取法乎上得“上上”。
书法,不是表演。偶尔可用来表演,但书法本身不是表演的东西。写个“寿”字里面画出个猴,写个“和”字藏了个鸽子;正手反手双管齐下,把字反着写,倒着写……这些迎合外行的东西,最好不要学。要研习书法,就以老实的态度,踏实的功夫,走到正道上去学。
什么算是正道呢?这是个大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流派之分;有碑帖之论;有以先贤为宗,有以时杰为师。
笔者以为:古人先贤不可绕过,尤其二王一脉,其书法之形神千余年相传,当为今之好书者所重;当今的名家里手迎合时代的审美与需求,其成功之处应当借鉴;至于流派之区分,则与古时交通、信息不便有关;碑帖只是书写的载体不同。如今交通,信息通路便利,所以有志于书法者,自当广泛阅读,发展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汲取各家之所长,兼顾自己的偏好,融会贯通,写好自己的字,做自己喜欢的自己。
书法是写字,但写好字并不一定是书法。书法是文化的东西。书写者有独立的人格,个性的思维,独到的见解,书法之外的成就,甚至要有社会的地位与名望,等等。诸多因素具备,才有可能(是可能,不是必然)称得上书法,有可能(是可能,不是必然)为时人、后人所理解。
所以,书法是寂寞之道,如果学的目的是名与利,则成功与否看学习者有无天赋与悟性。如果,学习者也是为了对这种文化的偏爱而学,为了与古人与自己的交流而学,那,现在就请开始吧。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