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分享帖^_^^_^儿科医生的经验:带孩子看病记住这些方法,少受点罪 [打印本页]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5-10-9 00:14
标题: 分享帖^_^^_^儿科医生的经验:带孩子看病记住这些方法,少受点罪
家有小孩,最怕孩子生病!家长都希望孩子生病早点好,孩子少遭罪。

其实孩子看病也有很多方法,这些方法就能让医生治疗效率提高,让孩子少受罪。

著名儿科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崔玉涛为您支招!

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1、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机能抵抗产生的体温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有问题。


2、孩子之前不怎么生病,结果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之前保护的太好了,没有机会受到病菌的侵害,免疫力也就没有得到提升,一旦上幼儿园就会反复的生病。

3、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升,长大后才会不容易生病。




那些上幼儿园前都不生病的小孩,上幼儿园后一定是会频繁生病的。

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往往都慌了神,只知道着急上火,一去到医院就是化验查血,这个是完全错误的。

1、化验检查都是辅助作用,真正做诊断的是医生。

2、化验往往不准确,比如发烧了马上验血,因为发烧没多久,身体还没有做出充分的反应,查血根本就查不出来什么。

3、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差别很大,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测血钙、骨密度之类的,离开人体都不是原来的样本,完全测不出任何结果。

崔玉涛特别强调,不要去查孩子是否缺钙,孩子有缺钙的症状了才是缺钙,好好的孩子去查什么呢?

孩子头上出汗根本不是缺钙症状,那是因为孩子的皮肤跟成人不一样,毛孔打开的少,只在腋窝、腿窝、头部容易出汗,完全是正常现象。




在等待看诊的过程中,仔细回忆孩子发病过程


1、准确叙述发病时间,不要自己都没搞清楚,就是着急,要平复自己的情绪。


2、家庭中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疾病,比如感冒、过敏等。

3、要告诉医生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一眼就看到的症状,发烧、咳嗽跟咳嗽、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也会不同。

4、疾病变化趋势,比如说,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了,其实是在好转,而不是加重了。比如发烧不要说好烫,要说体温多少度,这是量化;拉肚子几天,要说具体的天数,不要说经常腹泻。



告诉医生,孩子没吃药是什么反应,吃完药后是什么反应。去看医生最好带上宝宝吃过的药,有没有效果,医生一看就能明白。之前吃什么药有效果,现在还可以继续吃,而不是又重新开新药,让孩子重新以身试验。

1、不要描述说,我的孩子老不吃饭,我的孩子老感冒,这些都是虚词,医生无法判断。

2、孩子生病的过程可以用数据记录下来,而不要过多的写自己的心情,跟医生描述也是同样,不要一直宣泄自己的情绪,让医生无从判断。

3、客观叙述,而不是自己下判断,“我觉得孩子怎么怎么样”,并不一定准确,要让医生来做判断。

其实有时候不是孩子有问题,只是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大人的预期,就认为孩子生病了,其实孩子都是正常的。



判断一个孩子是否生病、是否严重有以下几点

1、吃喝是否正常,精神状态好不好,睡眠状况,便尿情况。

2、哇哇大哭的孩子往往不严重,而不哭不闹、看起来很“乖”的孩子,往往更严重,因为ta已经没力气哭闹了,精神状态好坏,是衡量孩子病情是否严重的一个标准。



崔玉涛说,医生们初诊的出错率是很高的,因为不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手足口病,初诊几乎无法判断,并不是医术高低的区别。

所以:
1、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一次没看好,就认为这医生不行,马上换医生看,如此下去,每次给孩子看的医生都是初诊,诊断准确率都是不高的。

2、复诊非常必要,因为有了初诊的经验,同一个医生可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且第二次看同一个医生,其实医生自己也会很有压力,会更仔细给孩子看。



孩子生病到好的过程是一个曲线,需要时间

1、父母要做的不是马上把症状压下去,没症状自己就安心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还在。比如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反而对身体有损伤。

2、家长们认为的“最佳治疗”往往是希望“药到病除”,要知道疾病的本质是有一个过程,表面的症状消失了,往往不是真的恢复了健康,很多人都见不得孩子发烧、咳嗽,希望孩子马上就能好,这是不对的,适宜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

3、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

最后,给孩子吃药,一定要看清楚说明,有哪些副作用,副作用写得越详细的药,越成熟越安全!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5-10-9 00:20
特别喜欢崔玉涛经验之谈,特别是在怀孕期间乃至刚生宝贝那段日子,让我少走很多弯路。特别赞同他说的,第一: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比如发烧,是因为身体受到了病菌的侵害,免疫机能抵抗产生的体温升高,如果孩子受到侵害却不发烧,那才是有问题。第二: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差别很大,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测血钙、骨密度之类的,离开人体都不是原来的样本,完全测不出任何结果。孩子头上出汗根本不是缺钙症状,那是因为孩子的皮肤跟成人不一样,毛孔打开的少,只在腋窝、腿窝、头部容易出汗,完全是正常现象。第三:孩子生病到好的过程是一个曲线,需要时间1、父母要做的不是马上把症状压下去,没症状自己就安心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还在。比如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反而对身体有损伤。2、家长们认为的“最佳治疗”往往是希望“药到病除”,要知道疾病的本质是有一个过程,表面的症状消失了,往往不是真的恢复了健康,很多人都见不得孩子发烧、咳嗽,希望孩子马上就能好,这是不对的,适宜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3、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5-10-9 00:28
俺闺女就很少生病,一般感冒咳嗽只要人有精神一般都不给喂药,更别提打针了,生病本身就需要一个过程,生病了立马灌药,那病菌怎么出来呢,因为育儿理念不通,经常被我妈她们给啰嗦,不管大家再怎么反对,我还是按我自己的方式去引导教育着孩子。至少生病这方面证明我是对的了。
作者: 木子人土土南    时间: 2015-10-9 00:43
称职的好妈妈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5-10-9 02:01
标题: [抱抱][抱抱]
李佳南:称职的好妈妈[attach]1[/attach]
(2015-10-09 00:43)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9 07:15
1、不要一直给孩子换医生,一次没看好,就认为这医生不行,马上换医生看,如此下去,每次给孩子看的医生都是初诊,诊断准确率都是不高的。--------------很多家长都爱这样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9 07:16
除了脑膜炎之类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超过39摄氏度的退烧,只是为了防止孩子高烧惊厥。------------遇到孩子高烧惊厥,把俺吓死了!
作者: 卡其色    时间: 2015-10-9 10:51
俺儿子昨天咳嗽了一夜,吐的也差不多了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5-10-9 14:38
吐的严重的话就得挂水,防止脱水,咳嗽的话喝点止咳的药,或者跟我一样贴膏药,一天三顿面水儿喝,啥都不能吃。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