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转帖)中医治病好传统 [打印本页]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0 19:13
标题: (转帖)中医治病好传统
       最近几年,中西医之争愈演愈烈,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有人说西医害死人。到底如何?

       炎黄子孙听分明,中医治病好传统,黄帝内经今仍用,救人治病助其行。
  人体羅患某种病,祛邪扶正大调整,标本兼顾来免疫,中药千年得验证。


  先说常见感冒病,风寒风热当分清,多数病程三两日,注意饮食也太平,
  倘若此时看西医,小心药毒引发症,时轻时重白血病,就是对症也丢命。


  再说一些慢性病,中医治疗病断根,西医治疗是对症,时轻时重长病程,
  倘若此时服西药,贻误疾病不见轻,莫信西奴言治愈,不知哪天丧了生。


  后说急症和重病,西医束手两眼瞪,高热剧痛或昏迷,中医高手保性命。
  六淫七情致病说,八纲八法辨疾病,稳妥可靠不施毒,中医治病好传统。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0 20:22
中医自有一套体系。与西医不同,可以相互借鉴。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0 20:23
说感冒不治就能好,这话也不可靠。
作者: 风吹过的夏天    时间: 2015-10-30 20:36
中西医结合好一点,各有利弊
作者: 还叫依玫    时间: 2015-10-30 20:39
还是吃西药多些,不怎么信中医~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6:26
中医只能解决慢性病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6:54
中医的很多问题说不清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6:54
我看到天涯争论很厉害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6:57
最近感冒,本来想扛下去,但最后扛不住了,还是去打了吊针。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6:57
打吊针是不是好的快些?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6:58
某些炎症下去了,但头老师晕晕乎乎的,头很大的样子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6:58
这肯定是药物的副作用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6:59
吃东西嘴也没味。如果不打吊针,好的慢,但没后遗症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7:00
感冒严重了不治会不会引发别的疾病?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7:00
这就是问题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7:01
中医还说,这气血那经络,感觉都是空口无凭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7:02
这一点就是西医最反对的,气血这东西没有证据证明存在,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07:03
我的意思是,中医治慢性病,西医治急性病,各有不同,各有特色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07:03
对,这比较客观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5-10-31 10:58
理论体系
  中医的理论体系是以阴阳,经脉等,西医的理论体系是以解剖学,组织细胞学等学科为基础(我不懂医学,这也是在网络上看人这样说的。)这是两种不同的体系。就像西方曾有人说过,德国的哲学特点是在石头上找出缝来,而中国的哲学特点是抹去事物的差异。可以说,一个是从整体的角度,一个是从微观的角度。西医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深入到微观的角度,分子水平,而中医则一直是在坚持整体路线。从这一点来说,西医的发展是肯定比中医要快,因为,一根小木棒是可以无限分割,而整体看来,始终是一根小木棒。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中医没有发展的原因吧。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0:59
 医学的作用
  医学的作用是什么?救死扶伤。这是一个公认的结论。既然如此,中医能治病,西医也能治病,那他们都是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都是人类为了减少死伤,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那么,一种医学有没有必要存在的前提就是,它能不能治病。当然任何一种医学都不能治好所有的病,任何一种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0:59
验证标准
  西医源于现代科学。中国在近代并没有产生现代科学。人们常说用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中医,可是这里的科学的方法也是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它与西医是同宗同源,同一体系里出来的。而中医与西医本身就处在不同的体系,比较两个体系中事物的优劣,评价其好坏,验证其疗效,怎么可以用其中一个体系的标准呢?应该用更高一层的标准,那就是纯粹的医学的目的。而医学的目的就是救死扶伤。能做到的就值得肯定,不能做到的就值得否定。而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医与西医都要改进。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1:00
西医的发展是迅速的,这一点不用多说。中医的发展是缓慢的,慢得人们看不到其进步。从最早的《黄帝内经》到《伤寒论》到《本草纲目》(我知道的中医的书也就这么几本,呵呵),中医的发展确实很慢,但不能因为慢而否定其功效,其好的一面。西医在不断的更新其理论,方法,但中医也是。只是中医有太多的糟粕,而合格的中医医师又太少。应该说,西医的客观性要强,而中医的经验性更多一点。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1:00
中医是否应该退出体制?
  按照“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来说,能治好病的医就是好医,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它就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那么说让它退出体制而只是成为一种辅助可以吗?不好。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好的病,那就应该鼓励其发展,退出体制会导致越来越少的人关注,研究,会让其退化。本身中医的发展就有很多糟粕,再限制其发展可能会让其彻底回到巫医的地步。
  话说回来,西医要求中医退出体制的这一说法,本身也违反了现代科学的兼容并包的一个原则。西医源于现代科学而现在又违反了其存在体系的一个根本原则。所以我觉得,中西医之争,是西医引出来的一场闹剧。当然,从言论自由的角度来说,争论是一件好事。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1:01
①有人说,中医的特点是辨证施治。但是西医也不是胡乱治病,没听说西医让感冒病人吃化疗药物。因此辨证施治,不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
②有人说,中医的特点是使用自然药物;但是西医也使用自然药物。因此使用自然药物,不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
③有人说,中医的特点是治病去根儿;但是有许多病,中医和西医都不能根治。因此治病去根儿,不是中医与西医的根本区别。
然后,才能明确中医与西医,有两个根本的区别:①中医是主动预防疾病,而西医是被动预防疾病
。这是中医与西医的第一个根本区别。②中医治疗疾病是强调一个[养]字,而西医治疗疾病是强调一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1:02
这是中医与西医的第二个根本区别。
那么两者能否统一,变成一种医学呢?不能!防疫、诊断、手术、抢救必需依靠西医,而治疗慢性病必需依靠中医。这是因为医学至今不能制造人类,也就不能真正认识人类。这种现像也见于其它学科:比如,由于人类至今不能制造地球,因此不能真正认识地球。因此地震学,只是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预报地震。又如,由于人类至今不能制造天气,因此不能真正认识天气。因此气象学,只是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预报天气。再如,由于人类至今不能制造星辰,因此不能真正认识星辰。因此宇宙学,只是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预报流星。因此这些科学属于实用科学,讲究经验之谈。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1:02
相反的道理,凡是人类能够制造的东西,那么人类就能够真正认识它。比如,人类制造了汽车,那么人类就能够真正认识它,能够修理它,能够改进它。又如,人类制造了房屋,那么人类就能够真正认识它,能够修理它,能够改进它。再如,人类制造了武器,那么人类就能够真正认识它,能够修理它,能够改进它。因此这些科学属于实际科学,讲究图纸公式。
正因为中西医都是瞎子摸象,各有各的认识,各有各的用途;因此两者不能偏废。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1:02
同样的道理,如果中医被西医同化了,而不再强调三分治七分养了;与西医一样,也是被动预防疾病,也是治疗疾病是强调一个[治]字。那么公众的发病率就会增高,疾病的死亡率也会增高。因此中医必需保持中医的本色。
因此医学就是一种搞不清楚的学问。许多人体现像是不可思议的。
作者: 正能量1963    时间: 2015-10-31 11:36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5:12
中医看病方法:看看对你认识中医也许有帮助

第一:老天
       老天最大。
       弄明白运气环境,也就是当年当月的运气环境,知道这个之后你就大体判断出病人得病所伤的气了。
        比如,现在2009年1月6号,戊子年最后一气,客气燥金、主气寒水,金生水,所以伤寒的病比较多,太阳从表从本,也就是寒化热化多见,临床上的患者走太阳经的比较多,但也会出现少阴热化的问题,你就知道总体变化了,遇到感冒、咳嗽、内伤、儿科等疾病你心里有谱了。
        因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他这个时候得病,必然本身的体质就有偏性,所以才会感到外在的邪气。
        运气就像老天爷按时间下的不同的符,体质不同、身体某气虚弱的人就会中招,从而外在表现为得病。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5:13
第二,看人。
       简单来讲,给老板看病就跟给农民不一样,给运动员看病就跟给知识分子、白领不一样,给北方人开方就跟给南方人开方不同,也就是说:鲁智深和林黛玉都得了感冒,方子能一样么?
       两个字:体质。这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医基础理论里面的内容。这不需要我多说了。
       更详细的还有:人分为内外五行,内五行指的是人的内心,外五行指的是人的外形,比如一个高高瘦瘦,走路摇摇摆摆的人,外五行属木,脾胃就会不足,怎么吃饭都长不胖么,做事情比较执着,较劲,那就是木性人的内五行。
       一般来讲,内心会影响外在,“相由心生”,所以一个人的病不仅要知道他的表现,更要知道他的内心情况,比如骨子里傲慢,顶撞人、瞧不起人的阴木性人,你给他吃再多的天麻钩藤汤、加味逍遥丸、龙胆泻肝汤都不会把他的眩晕根本解除,原因就在这里。
       古代的医生形容为“神仙手眼”,俺认为:神仙一流的人物才配学中医。他自然知道不同人的脾气秉性,根据他的内心加以引导,感化其改邪归正(凡是不良的心理,五行的阴性都是邪,比如喜欢埋怨人、说狠话、忧焦虑、发怒、不恭敬、不诚实、不孝顺、邪淫……),恢复其本来的善良本性,具足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疾病就容易好了。
       以上是粗浅的说,还有更细致的慢慢讲。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5:13
第三:辨证
       也就是一般现行教材里面的内容了,用望闻问切判断病人的寒热虚实、六经归属,再加以温情补泻的调理,一般经过正规训练的中医学院的学生在这方面应该不弱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5-10-31 15:15
中医的高层次的东西属于天机,那是断人生死,他揭露了宇宙人生的秘密和真相。天机就是秘密,宇宙间最大的秘密就是什么呢?摆在你面前的东西你愣是看不到,体会不到,视而不见,这便是秘密了。《黄帝内经》摆在大家面前,现在网络这么发达,这要你想看,一分钟之内你就看得到,但是就是看不懂,这不是秘密么?
    用庄子的话讲:”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就是种种欲望,反过来嗜欲浅的人天机就深。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古代的名医,他们的东西后人看不懂,看不进去,也不会用,很多著名医家的弟子没有继承老师的东西,很多人认为是老师留了一手,当然这种情况也存在,但是最重要的是你没有老师的内心清净和慈悲,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不如老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得好。有很多人看病是为了利益,当然这也不错,但是如果这种心太重的话,这种黑气就会封住天灵盖,影响了天机。研究一辈子《内经》也看不懂。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