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槐树巷五号之一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6-9-27 21:57
标题:
槐树巷五号之一
【构思了一个中篇,不知道能不能写完,我总是写些太监贴,在这里,争取写完,能让老师给予指点。其实,在我的脑子里有好几个中篇故事,只不过我没有时间写,而且我也怕自己写不完。一个是《双曲线》,一个是《阴影》还有一个是《尸语者》。如果那个朋友想写的话,我可以把故事概况给他。】
故事的概况是这样的,一个退休了的老师在五号住宅自己的床下偶然的发现了一个铁皮箱里的尸体,由此,而揭开了三十年前的一段往事。
【一】
朝伟韩朝伟从果园小区回到槐树巷五号时,正是夏季最热的时候。
他站在院子当中的那颗老槐树下,猛地感觉到了从树旁边的一口井里冉冉冒出来的一股子凉气。这是中午,阳光在槐树叶子间撒下了碎碎的影子,影子印在地上,韩朝着井口向下望,一张脸在水里出现了。顿时他感觉到了扑面而来的凉气。
去年的秋天,儿子在果园小区给他买了一套房子,又装修好了,说是孝敬他老人家的,让他搬进去住。韩朝伟虽然住进去了,可是心还在槐树巷五号。因为那里的人是他熟悉的,不像小区里,谁也不认识,上到了自己家的层次,大门一关,很久邻居住的什么人都不知道。在这样的地方居住,韩朝伟感受的极大的孤独。
儿子韩涛一点也不理解父亲这种心情。他只希望父亲在晚年能过出好的生活质量。那个五号院子是什么地方?一个小院子,住着十几户人家,一个公用厕所,要想方便,晚上都要拿着个手电筒。再加上这两年,院子里的居民听说政府准备拆迁,各家都在自家的地盘上加盖了简易棚子,只等着政府来拆迁能拿到更多点的补偿款。就是因为此,整个小院显得拥挤不堪。
其实,五号院的四周早就是高楼林立了。
原来这一片,是个工人居住区。一排排的平房,如今只留在居住在这个小院居民的记忆里了。改革开放之后,城市大搞棚户区改造,这里当然成了拆迁的对象。
一天,居民们记得,这个小院子前来了几辆汽车,从车子上下来了几个肥头大耳的人,最让韩朝伟记得是,从车子上下来的一个留着八字胡子的人,这个人长得尖嘴猴腮的,带着一个瓜皮帽,手里拿着一把鹅毛扇,一看就知道是个看风水的先生。
风水先生围着小院子转了几圈,又在槐树下仔细的看了看,最后摇着头走到了开发商前,嘀咕了几句话。就这样,这个小院子被留了下来。后来,据消息灵通的人士,从开发商那里得到了准确的消息,说是风水先生说这棵树如果要是刨了不吉利。开发商当然不愿意去触这个霉头。五号院有点关系的居民曾经找过市政府,政府告诉他们,不要急,这里可以改造成花园。让他们慢慢的等着,这一等,几年过去了。丝毫没有一点要拆迁的意思。
槐树巷已经不存在了,只留下了拱形砖墙上挂着的五号这么一个门牌。
韩朝伟在果园小区感觉孤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的老伴早几年去世。他一直不愿走,是觉得自己的老伴仿佛只是出了远门,她还会回到五号那个家似的。他思念自己的老伴。
老伴病的那几年时间,儿子韩涛在海南闯荡。
韩涛接到父亲的电报,火烧火燎的从海南赶回家看到母亲的时候,是在殡仪馆。母亲已经去世了两天。那天,韩涛拉着母亲冰凉的手,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哭完之后,韩涛把一沓钱放在母亲的坏里。
办完了丧事,临走的那天晚上,儿子坐在母亲的遗像前,他给母亲磕了两个头,对父亲说,一定要让父亲过上好日子。
韩朝伟吸着烟说,我也不希望你大富大贵,只要平安就好。
屋子里久没有住人,整个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子潮湿的气味。韩朝伟拿起桌上老伴的遗像,用手擦去蒙在玻璃上的灰尘,自言自语的说,老伴,我还回来陪着你。这里才是咱的家啊。
中午,吃了碗面条后,韩朝伟就准备上床睡觉了,这是他的习惯了。
面条是住在最后挨着厕所的张松梅送来的。
张松梅对韩朝伟说,老哥,吃碗面条吧,我看你一个人,又没有开火,我呀,也就顺便多煮了一点。张松梅将面条放在了桌上,用手撸了撸自己斑白的鬓发又说,这个院子还是不拆迁的好,我们老哥们还能经常的见一面,如果拆迁了,恐怕以后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韩朝伟点点头表示赞同。
张松梅端着碗在槐树下哧溜哧溜的正吃着面条,就看到一个穿着袈裟的和尚走进了院子。在她的记忆中,这个和尚每年都是在这时间出现在树下的。她赶紧闪进了隔壁的老张家,对老张的老伴说,她妈,你快来看,往年的那个和尚有来了。
老张和老伴隔着竹帘向外看。
和尚站在树下,双手合掌在胸前,嘴里默默的念叨着。
张松梅觉得这个和尚很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一时又想不起来,她端着碗在脑海里思索着。和尚站了片刻后,又向着树鞠了两个躬,然后走出了院子。
张松梅看到和尚面颊出挂着两行泪水。
张松梅追出院子望着和尚的背影,一个久远的人影猛地闪现在她的脑海里,莫不是他?
韩朝伟的梦是在一阵床的塌陷中被醒过来的。
韩朝伟发现自己的床腿向着一边歪去,赶紧下床查看。床的一条腿已经深陷在了地下,铺在表面的灰色的砖头也跟着塌陷下去了。
韩朝伟闻到了一股子浓烈的霉味。
开始,韩朝伟认为是老鼠洞,等他用力将床腿抬起来后,才发现地下埋着一个早就锈了的铁皮箱。韩朝伟找来了手电筒向下照,他看到了惊悚的一幕。
几个邻居帮助挖开了地面后,才发现一个锈透了的铁皮箱里竟然装着一具尸体,是一具早就成了木乃伊似的尸体。尸体的一旁堆放着腐烂了的衣服。
赶快报警。
韩朝伟拿起了电话。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9-27 22:01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6-9-27 22:41 编辑
.就知道你有东西带来,坐下来细看。
楼下看过的记得点赞啊,别没礼貌
将来这种作品,不打赏金币是看不到的。
有良知的网友们,动动你的发财手,给点鼓励“钱吧”...
站里如看到是不是可以考虑下,
御赐个“
荣誉会员
”给
“飞鼠”先生啊
可以链接到手机微信里啊
@白露河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6-9-27 22:20
咋精彩的地方来个且听下回分解呢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6-9-27 22:21
楼主埋的坑很 深
风水先生、和尚、政府、拆迁、住了一辈子的小院落
这个下回分解值得期待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6-9-27 22:21
楼主埋的坑很 深
风水先生、和尚、政府、拆迁、住了一辈子的小院落
这个下回分解值得期待
作者:
淮河小妖66
时间:
2016-9-27 22:44
汗毛直竖,惊怵!
作者:
蓝山记
时间:
2016-9-27 23:03
我喜欢看这样题材的小说
作者:
陌微凉
时间:
2016-9-27 23:16
赞一个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9-28 05:32
小说还是自己慢慢写,没时间少写点,时间多多点。给你置顶,便于查找。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9-28 20:35
5.2呢,10.1之前要出来啊,哥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6-9-29 20:33
【二】
五号院发生的事,也使得院子里的那颗老槐树有了一种很神秘的怪异。后来的几天里,附近有不少的居民都不约而同的来到这个树下,样子很虔诚,对着树叩拜。
派出所负责国保的人感觉这个苗头不对,立刻汇报到了上级机关。
地方小报的记者在没有得到关于案件的消息时,拿着这件事做文章,这令区里的领导十分的头疼。分局长也对派出所长指示,这件事一定要处理好,千万不能发展下去。片警郭如丽的任务就是做这些老者们的思想工作。对她来说,难啊。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用强制的方式显然不合适。
她的另一个任务就是配合刑警队的唐强调查尸骨案。
法医已经反馈来了消息,说是尸骨起码有三十年了。这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行凶者很可能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对于这样的案件,查起来可想而知。
三十来年,往前推算,应该是在文革初期,经历过那场文革的人的记忆里,正好是在武斗的时候。据郭如丽的了解,五号院子,当初在文革时期,是做为一个造-反-派的指挥部的。
能够得到证实的就是住在院子里面厕所边上的那个老太太张松梅。当年,张松梅曾经在这里给造-反-派做过饭。经过刑警队的研究,应该从这个叫张松梅的老人开始入手调查此案件。
那么,那些前来对着槐树朝拜的老者们怎么办呢?
那颗老槐树的枝叶上,已经有人挂上了不少的红布条,开始,人们只不过是站在树下默默的念叨,发展到了后来,就有人跪在了树下开始磕头了。
不能不说小报的有些记者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对于这件事,派出所的所长有些挠头。倒是片警郭如丽提了个建议。
在走访的过程中,郭如丽了解到,在这树上,当年,也即是在三十年前的一个晚上,树上吊死过一个人。所长立刻想到了一个主意,让院子里的张松梅老太太对一些老者说,这棵树的凶险。两天后,有些前去朝拜的人立刻感觉有些不对劲了,原来他们朝拜的神树竟然是颗凶险的树。
这一事件就这么平息了。
对于那具尸骨,法医的鉴定很明确,肯定是凶杀案。
对尸骨的勘查,死者是个女性,年龄在二十来岁,她的脖颈骨断裂,看来,死前受过暴力。根据在铁皮箱里发现的衣服堆放判断,在死前一定受过性-侵,很可能她的死与这点有关。
既然是凶杀案,总是要有个说法的,可是,这样的一起案件,过了这么多年,首先死者是谁都不知道。在那个年代,死个把人,到了最后,也仅仅是按照失踪人口来处理。刑警队的目标很明确,就从现在还活着的当年造反派里的组织者入手调查。于是,派出所将出狱后的,又是当年参加过这个组织的人员的名单都找了出来。
如果要是能复原出死者的相貌,兴许可以发现更多的线索。
唐强说,最好是找个绘画好的人。
说到了绘画,郭如丽首先想到了一个人。
这一天,住在五号院里的张勇正在家作画。一台电扇吹出的风都是热的,张勇的额头上渗出了点滴的汗珠。他正在聚精会神的绘画一副风景画。
张勇毕业美术学院,毕业后,除了在一个单位里搞图画设计外,他还准备搞一个个人美术展。他很擅长人物画,这一片的百姓喜欢找他给画上一张肖像,他也从不推辞。
郭如丽找到他的时候,他的对面坐着一个老者。看到片警的到来,张勇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说警官,你先坐,等我一会功夫。
片刻后,送走了老者,张勇放下手中的东西。郭如丽说明了来意。
张勇对郭如丽警官说,我连那具尸骨都没有看到,可怎么画。
郭如丽说,你只要同意,下面的工作我来做,我带你到法医那里,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9-29 22:28
悬疑小说,等待后续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6-10-2 21:37
【三】
本来,韩朝伟也是作为嫌疑对象被调查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韩朝伟的房间里怎么会有一具尸骸?放到谁也会怀疑他是在贼喊捉贼刑警队的侦查员到过韩朝伟所在的学校,学校告诉他们,韩朝伟不可能作案。因为文革有几年,韩朝伟是做为牛-鬼-蛇-神被关押着的。按照法医的推算,正好是在韩朝伟被关押的年代。
既然韩朝伟的嫌疑被排除了,那么,就需要从另一个路径去考虑了。
刑警队破案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首先要搞清楚死者是谁和长得什么模样。
郭如丽领着张勇去了法医工作室。
张勇是学绘画的,当然对人体的解构了解,也对人体的肌肉分布了解。在学校时,他们就画过人体骨骼的解构,不过,要想把一具骨骼复原成原来的样子,他还是第一次。
警察交给的这个任务,张勇有些信心不足。
郭如丽说,你能不能根据描述画出人的模样?
可以。张勇说。
技术大队有一间暂时存放物证的房子。那具骨骼就放在一张木板床上。在屋子里,还放着一些没有破案需要用的物证,虽然有窗子,可猛地走进去,还是感觉有些渗人。屋子里充满了腐烂的霉味。
那个骷髅已经和脖颈骨头分离,被放在床上,两个空旷的眼眶朝着天花板。法医戴好手套,将骷髅放端正了,正好面朝着来人。
法医做完了这一切,告诉张勇说,根据我对人体骨骼的了解,在我的心里复原出一个大概的样子,这应该是一个美人胚子,据我的分析,这起案件很可能和奸-情有关。
张勇拿出准备好了的纸张和笔,坐在骷髅的对面,仔细的观察了一会,开始动笔画了起来。
等画好了,张勇已经对这个骷髅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他对骷髅的正面和反面、侧面画了几张,临走出技术大队时,他对郭如丽说,等两天给她个信。
两天后,张勇已经复原好了那个骷髅的原来的人样。他把一张画好的油画交给了警官郭如丽。
郭如丽拿着这张画要找的第一个人就是住在厕所边上的张松梅老太太。
郭如丽把那张油画放在了张松梅老太太的面前,让她看,郭如丽说,大娘,你可认识这个画上的人?
张松梅刚睡醒了午觉,两眼惺忪,她拿出老花镜戴好了,又拿起画像仔细的看。似乎这个人有点熟悉,可张松梅怎么也想不起来了。
她摇了摇头对郭如丽警官说,这个人我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可我老了,一下想不起来了。你让我再想想。
自从五号院子出了这档事后,张松梅这两天总是做恶梦。
有一次,她从走到了槐树下,定定的看着这颗老槐树,突然,她恍惚看到了在树上吊着一个人。那一天,天空没有月亮,只有闪烁的星星,树下很暗,那个吊着的影子着实的吓了她一跳。
她仿佛又一下回到了几十年前的那个夜晚。她感觉到了一阵的头晕目眩,等再定眼仔细的看,原来是不知道谁家在树枝上挂了一条洗好的裤子。
那天,她是惊魂未定的回到了家里,整个夜晚她都不敢再出门了。
现在,面对着郭如丽警官放在桌上的画像,张松梅的脑海在急速的转动着,有一个人影渐渐的在她的脑子里浮现出来了。她的身体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战。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动作,被郭如丽很敏锐的看在了眼里。
你见过她?
张松梅赶紧的遮掩自己的表情,她对郭如丽说,闺女,你让我再想想,我现在有些头昏。
郭如丽不好勉强老太太,她给老太太倒了杯水,又安慰了她几句,这才向外走去。
这是半下午,天气很好,就在郭如丽走出房间时,一缕阳光照在她的身上,这一天,郭如丽的长发是束在脑后的,张松梅突然看到了郭如丽耳朵后的一块胎记,老太太的心里一惊。
张松梅失口喊了一声,闺女。
大娘,你有什么事?郭如丽问道。
张松梅说,闺女,你右耳朵后那个核桃大的红印记是不是胎记?
是啊,我听我母亲说,这个胎记是我从娘肚子里带出来的。一直都有。
你的那个胎记的上方是不是还有一颗黑痣?
郭如丽笑着问道,大娘,你怎么知道?
张松梅慢慢的走到了郭如丽的面前,仔细的端详着郭如丽说,看到这颗胎记,让我想起了我的女儿,如果她要是还在,现在也和你的年纪才不多了。你能让我看看那个胎记吗?
郭如丽蹲下身子。张松梅摸着那个胎记,她感觉到了一阵的眩晕,几乎站不住脚了。郭如丽感觉老人家不对劲,赶紧的站起身来扶着老人家。她把老人家搀扶到房间,安置好了老人家,这才转身出了门。
张松梅赶紧的走到窗前,望着郭如丽的背影,两行泪水从她苍老的脸颊上流下去。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10-2 22:08
这帖还是放下面好,
@寻找姚黄
@思无涯
@张三石
@安沫
在上面的话,更新没人留意啊
作者:
思无涯
时间:
2016-10-2 22:12
我倒觉得这篇微信可以转载推广,琴飞雪那个都可以推广,此文应当大受欢迎才对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10-2 22:12
就是专业!!!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6-10-2 22:37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6-10-2 22:55 编辑
看后最好留个赞,鼓励一下,小说可不是写着玩的,需要很高的
情商构思
,要有大量的社会或者专长的阅历。最后还得有
时间
...看留个赞或路过,这样你也有金币赚,人家也有劲头去写。
要懂礼貌,尊重人家的时间,要知道这是免费的。不要让我天天叨唠,为这事我都发了几篇长文了,好像是我一个人的事一样,你们不喜欢,你后代不喜欢吗,累死个人!特别都身为论坛“写手”,写首诗你都焦头烂额,将心比心。好的作品需要鼓励,你都吭声,人家会觉得不对味口,就会放弃,要知道,人家都有稳定的工作,又不图名利,主要有几个网友在这,图玩。看电视剧,不也是一集一集的播,就从错别字看,人家是手打的“鲜货”,这是基本常识,要的是情节。这种题材小说在网上是收不到的,是古董了,都还没调查过吧,想看可以,是要付费的。
作者:
洪水泛滥
时间:
2016-10-2 22:41
大赞
作者:
淮河之子
时间:
2016-10-2 23:36
张姓老人回忆的那段画面感很强,个人认为很引人入胜
作者:
无为而治
时间:
2016-10-2 23:40
悬疑是不是要逻辑思维,作者肯定数学学的好。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6-10-3 00:51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6-10-2 22:37
看后最好留个赞,鼓励一下,小说可不是写着玩的,需要很高的情商构思,要有大量的社会或者 ...
最近几天带孩子有点忙,等过罢十一再一篇篇翻,慢慢欣赏你们的大作,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0-3 06:51
步步深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郭如丽是谁的女儿,等待下文。
作者:
淮草1977
时间:
2016-10-3 07:31
悬念迭起啊
楼主总是把大家的胃口吊足了才来更新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0-3 07:38
期待精彩下文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