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无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08:17
标题: 无题
淮河右岸两行雁,
月季枝头一朵花。
简陋乡村纳千叟,
清明天地抱万家。

作者: 君羊门业    时间: 2016-11-13 08:21
一楼

作者: 君羊门业    时间: 2016-11-13 08:21
占楼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08:23
君羊门业 发表于 2016-11-13 08:21
占楼

秒回

作者: 君羊门业    时间: 2016-11-13 08:25
淮河左岸 发表于 2016-11-13 08:23
秒回

够快

作者: 张三石    时间: 2016-11-13 08:26
现在估计是没有雁飞了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08:28
张三石 发表于 2016-11-13 08:26
现在估计是没有雁飞了

上冻了还有,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08:28
君羊门业 发表于 2016-11-13 08:25
够快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08:56
真是好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08:56
加精欣赏!

作者: 张三石    时间: 2016-11-13 09:00
淮河左岸 发表于 2016-11-13 08:28
上冻了还有,

应该很少吧

作者: 古来圣贤皆寂寞    时间: 2016-11-13 09:09


作者: 紫燕    时间: 2016-11-13 09:15
乌龙集里两条龙,
梧桐树上一只凤。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09:47
紫燕 发表于 2016-11-13 09:15
乌龙集里两条龙,
梧桐树上一只凤。

是一幅不错的对联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09:49
张三石 发表于 2016-11-13 09:00
应该很少吧

我小时候听说大雁与雪冻在一起,被人拣回家了。现在乡下麦田里还有大雁

作者: 紫燕    时间: 2016-11-13 10:05
淮河左岸 发表于 2016-11-13 09:47
是一幅不错的对联

哈哈,瞎编的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0:05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11-13 08:56
真是好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

没老师说的好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0:06
紫燕 发表于 2016-11-13 10:05
哈哈,瞎编的

都是瞎编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0:06
谢谢加精

作者: 紫燕    时间: 2016-11-13 10:41
淮河左岸 发表于 2016-11-13 10:06
都是瞎编

我是瞎编滴,您那是有文学底蕴滴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1:04
紫燕 发表于 2016-11-13 10:41
我是瞎编滴,您那是有文学底蕴滴

彼此彼此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24
这首诗有胸怀。意象感人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24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11-13 14:24
这首诗有胸怀。意象感人

说到意象,我总是不太明确,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25
当代的读者知道“意象”这个词,很大程度上要感谢“朦胧诗”,是北岛和顾城把这个诗歌术语首先带给了内地诗歌爱好者,然后才更广泛地影响了新诗作者。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26
这两个人我听说过,那个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他们其中一个人说的吧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27
不是,这句话是海子说的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27
自杀了不是海子吗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29
海子自杀,顾城也是自杀的。顾城、北岛,舒婷都是写朦胧诗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29
海子自杀,顾城也是自杀的。顾城、北岛,舒婷都是写朦胧诗的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0
奥,这个人对朦胧诗都有影响?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0
说说意象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31
谈意象诗歌,必须先明白词的来源与意义,否则后面无法谈论。中文“意象”一词,有人考证说最早出自于南北朝刘勰的文学理论《文心雕龙》。不过刘勰的名著跟“意象派诗歌”实在没什么直接联系。汉语诗歌中的“意象”,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英美早期现代主义的“意象派”。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2
刘勰我听说过
作者: 跳出井口看看    时间: 2016-11-13 14:33
欣赏学习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33
中文诗歌里,原没有坚定的“意象主义者”(即便是当年的北岛和顾城),大家只是将其更多视为一种主要的写作技术。以此作为对一种“新的、更文明、现代,也更智慧和理性”的诗歌艺术来追求,藉此反对和超越“文革”前后横行内地的“泛政治诗歌”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4
文革期间的诗歌谈不上意象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36
“朦胧诗”中绝大部分诗作,究其本质,仍是一种以“当代面目”出现的传统新诗,其本身的诗学理想,从总体上讲仍不过是在“语言美”前提下所进行的抒情言志,而不在创造意境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7
意象从语言中来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7
这是确定无疑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38
当年“朦胧诗”大热,也跟这种传统诉求有大关系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39
直白的诗歌读起来味同嚼蜡,所以,朦胧诗被催生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0
是这个理儿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1
当时,这样称呼北岛和顾城:最坚定也典型的意象诗人北岛、最奇幻也最自我的意象诗人顾城”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41
他们是领军人物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2
他们脍炙人口的名篇也仍然是那种“载道”的公共抒写,而那些,伴随着时代的热度退却,越发呈现不出耐读的成色。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43
就是说他们最初的诗作仍然脱离不了旧痕迹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4
北岛的《回答》和《结局或开始》不如他的《履历》和《八月的梦游者》,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44
一个也没读过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5
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一代人》不如他的《颂歌世界》、《墓床》,出道较晚、受关注有限的严力的《还给我》,则成为所有朦胧诗中少有的几首——即使置身于世界诗歌也不致落伍和过时的杰作之一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46
没读过,除了舒婷的《致橡树》,所有的朦胧诗都没读过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7
“意象”在编辑、作者、读者的口沫间翻飞,文学媒体呈现在大众眼前的意象作品,却日趋平庸。这不等于说有识之士停止了他们探索的脚步。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47
各有各的看法。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49
羊羔体、梨花体,脑瘫体,哪里有什么意象?穿过半个地球去睡你,这是脑瘫体余秀华创造的诗歌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49
没什么意象?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0
意象诗,大致上有好几种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0
奥,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1
1、狂想式意象诗,这类诗的阅读难度在于其语言和想象力的开放性。这类风格最著名也最出色的代表当然是顾城。《回家》、《失误》等都是极好的例证。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2
没读过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2
没读过,一点都不稀罕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3
呵呵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3
2、后现代式意象写法,代表性作者严力。严力有可能是中外意象诗人中,对人类重大题材落笔最多的意象诗人之一。这一点,人们往往被其诗中浓烈的后现代的、口语的、超现实的或幽默的气质所欺骗。“意象”在严力的诗歌中具有吞噬和包容性的功能,他率先解决了中外“意象诗佳作无法写长和写复杂”的问题,貌似容量的突破,带来的却是对意象诗境界上限的提升。《纽约》组诗是这方面的一个集中呈现。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4
严厉,更不知何人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4
严力,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5
奥,选错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6
意象诗照样写长,写复杂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7
意象诗照样写长,写复杂?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7
应该是这样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7
严力很厉害呀?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8
是厉害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4:59
3、生命式意象写法,这类诗承继了“朦胧诗”将意象作为诗歌技法的修辞特质,以及“载道”的言说追求。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4:59
不太明白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00
代表性作者秦巴子。秦氏诗歌的诗题,在许多时候都对揭开诗境帷幕,起到了导引作用,颇有一些回归英美意象诗的迹象。代表作有《雪夜凿冰取水》、《中药房》、《在鞋城》、《加香煤气统治着我们》、《劈》等。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1
没读过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1
秦巴子?这名字!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02
 4、主观式意象写法,这类写法自1990年代以来,在先锋意象诗的作者中有一定市场。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2
什么是代表作?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03
其特点就是把“意象”诗往泛学院的唯技术性方向靠拢,它不负责提供与阅读者沟通的想象力入口,把构建意象的兴趣进一步引向了语言学层面。标志性作者余怒,其最著名作品为《剧情》、《苦海》和《行为》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3
没读过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04
我也没读过。只是听一些诗歌理论的介绍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4
肯定很懂,淮草的诗歌属于朦胧诗吗?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05
淮草肯定受到朦胧诗的影响,但他的诗注重意象,比真正的朦胧诗好懂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6
他的诗歌有些确实不好懂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07
汉语意象诗还处在不断的深入和演进之中,但无论如何探索,有两条可作为未来读者检视其是否有效的标准:一、不可违拗于生命对诗笔的召唤;二、无论作者处于任何伟大的诗歌理想下,诗笔的出发点都必须是个人的、具象的和感性的,与此同时,不能回避身为“人类之一分子”所应承担的对宏大、严肃事态的忧思。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08
这种要求太高了
作者: 紫燕    时间: 2016-11-13 15:10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11-13 15:07
汉语意象诗还处在不断的深入和演进之中,但无论如何探索,有两条可作为未来读者检视其是否有效的标准:一、 ...

涨姿势了,谢老师不吝赐教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6-11-13 15:10
艺墨的诗歌,特别是咏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诗,做到了这一点,”诗笔的出发点都必须是个人的、具象的和感性的这一命题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6-11-13 15:10
奥,读他的诗觉得过瘾
作者: yishi尘缘    时间: 2016-11-14 11:28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