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课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这组照片看哭了千万家长 [打印本页]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7-1-3 11:33
标题: 课业重压下的中国孩子…这组照片看哭了千万家长
期末考试临近,不少家长也跟着焦虑起来,担心孩子考不好,于是没日没夜地给孩子辅导作业,请家教,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苦不堪言;

学校老师,怕学生考不好家长埋怨,影响年终考核,不断给学生和自己加压,精疲力尽;

孩子们,作业多、压力大,疲惫不堪。

学习哥不禁感慨,现如今,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中小学教育越来越走入了“减负减负,越减越‘负’”的怪网,真是苦了孩子、累了家长、害了老师,富了三班(补习班、培优班、兴趣班)。

在此背景下,摄影师张伏麟的一组纪实作品——《减负,冲不破的网》,深刻反映了这一现实。这组照片见证了一批批学生、家长和老师在“减负”这个无形的怪网中痛苦学习、矛盾工作的身影。这些镜头,让很多家长、孩子感同身受,有的家长、孩子看哭了……



1. 一位小学生每月11科固定的4850元补课费,要花去爸爸、妈妈每个月一半多的工资,近几年保留不全的课外补课收费单据足足铺满了一张床。



2. 一位小学二年级女孩因写字过多,稚嫩的小手上生了老茧。



3. 早晨,一个小学生背、挎一大一小两个书包去上学,小书包里是放学后补习班要用的。



4. “减负令”规定“小学一至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作业”,可这位二年级学生家长手机里的“家校通”却天天作业通知不断。



5. 这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家长为了抓孩子的学习,每天晚上都和女儿像打架一样。家长说,孩子的班里看似不留作业,但家长每天都会收到老师要求她们帮助孩子预习、复习、找课外卷子做之类的通知。



6. 早晨,一位看上去只有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趴在妈妈后背上看书学习。



7. 这位老爸在校门前给儿子当起了临时“小课桌”,帮助儿子抓紧时间写作业。



8. 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下午放学后趴在妈妈的办公桌上写作业,写着写着就睡着了。



9. 早晨7点多,一位小学生上学路上疲惫地打起了呵欠。



10. 星期天,一位小学生在等候下一节舞蹈班上课前,边练功边写作业。



11. 晚上少儿音乐会演出开始前,两位小主持人在突击家庭作业。她们的妆都是一边写一边化的。



12. 一名感冒发烧的小学生在医院输液中心边打点滴,边写作业。



13. 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妈妈说,孩子写作业经常要到晚上11点多,有一次看到儿子抄写作文时昏昏欲睡,她心疼孩子就模仿儿子的笔迹把作文抄完,不料被老师识破,孩子被罚重抄5遍作文。



14. 一个五年级的孩子在家写作业。家长说,由于作业多,孩子们写作业时很难长时间保持正确坐姿。孩子的脊柱小小年纪就变形的,有很多。



15. 妈妈抓紧孩子两个补习班之间的“空隙”,带孩子去公园“透透气儿”。怕孩子累着,她把孩子的所有学具都背在了自己的身上,妈妈头上的白发若隐若现。



16. 许多小学生对课外班都表示反感。一天中午放学,一位“小调皮”当着课外班招生人员的面,把她们塞给他的传单撕开,并做成雨具披在自己身上,还把装宣传资料的兜子顶在头上挡雨。



17. “我真要烦死了”、“我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四瓣”……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自己的《周记》里发泄苦闷。



18. 晚8点多,一批小学生正在“晚托班”的老师监管下学习,有的孩子在这里写作业要到深夜11点多才回家。



19. 两名中学生正在课前吃“早餐”。孩子说,他们经常很早就起来写作业,如果没有时间吃饭,就只能带些小零食“对付”一下。这些高热量零食的后果就是小胖墩越来越多。



20. 学校运动会上,运动健儿在跑道上冲刺,许多看台上的初中生却在“冲刺卷子”上埋头“冲刺”。调查显示,除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外,其他运动项目中小学生几乎都不参与。



21. 教室后面的“目标墙”,上面写的是每个同学新一轮考试后制定的目标名次、目标分数和希望考取的高中目标学校。初中的学习成绩排名,竞争十分激烈,上千人的年级,如果总成绩相差1分,排名就得差出好几十名。所以,要想保住已有的名次,学生就得不停地给自己“加码”。



22. 一位妈妈正在班儿上给女儿检查作业、批卷儿、出卷儿。



23. 是否给学生减负,老师也很无耐。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有抱怨,也会影响自己的年终考核。许多教师调侃说:他们身上的模范、先进、标兵、高职等光环都是靠给自己和学生不断地增负、加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熬出来的。中午时分,这些已经是妈妈的年轻老师也顾不得回家,校门外的小吃摊就是她们解决午饭的地方,而她们的孩子,可能也在“午托班”里被别人教育着。



24. 上级和学校要求“减负”,但每次考试后学校的质量分析会公布的分数统计都非常详尽,这令每位主科老师心里忐忑不安。为了减少自己班上的差生率,有些老师只能铤而走险,课外违规给差生加码、补课。



25. 尽管每次学校期中、期末考试的成绩排名只是让老师“内部掌握”,但家长还是想方设法打听到。看到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他们就很焦虑、着急,于是不断给孩子加压,找老师补课,上各种补习班。



26. “作业量大,用眼过度”,是近年来中小学生视力问题逐年加重的首要原因。某校五年级就有许多孩子戴上了近视镜。面色不佳、肥胖、近视、不快乐,这似乎成了大多数孩子的标签。



27. 近些年,由于学习压力导致小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人数逐年增加。2016年6月一天放学后,一位五年级班主任在学生家里给已经辍学的学生进行课业辅导与心理疏导。



28. 在书店购买课外资料的中小学生及家长。今天中国的实体书店能生存下去,教辅功不可没。



29. 每到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课外补习班的老师就争相来学校门口“抢夺生源”。



30.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家长在孩子学龄前就过早地给他(她)们“套上了小夹板”。一对双胞胎姐妹正在完成“睡前”作业。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随着学校授课内容中,很多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求一降再降、招生考试越来越简单、平均分数越来越高,我国中小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变得更重。因为凭借刷题和时间投入,才能在这些基本没有区分度的选拔性考试中胜出。

通过这组照片,希望能够引发广大家长、教师对“减负”现象的思考,进而呼吁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探索出冲破“减负”这一怪圈的新出路。也希望不久的将来,没有那些负重前进、疲惫不堪的孩子们的身影,让“减负”真正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快乐伞”!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7-1-3 11:35
请多陪陪孩子






作者: 娜乌西卡    时间: 2017-1-3 11:46
都这样过来的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1-3 12:47
中国梦

作者: 独步巅峰    时间: 2017-1-3 13:38
多少学的知识用到参加工作上了?中国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 牵着蚂蚁逛街!    时间: 2017-1-3 14:48
现在学校作业是少了!可家庭作业也忒多了!尼玛介哪是小孩上学也!是俺又从上一遍呀

作者: 谷堆王永刚    时间: 2017-1-3 14:59
现在变态了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17-1-3 15:34
小学期间女儿的寒暑假作业大都是俺代办!――我告诉女儿:及格就行、爸请你去德克士!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7-1-3 15:37
江南柳 发表于 2017-1-3 15:34
小学期间女儿的寒暑假作业大都是俺代办!――我告诉女儿:及格就行、爸请你去德克士!

哎吆我的哥啊 不可取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17-1-3 16:47
生命警戒线 发表于 2017-1-3 15:37
哎吆我的哥啊 不可取

懂得做人的道理,将来上中专就成!――现在我都看不下去、作业量大!我就想能不能罚点钱、不办那么多作业!

作者: 都市浪人    时间: 2017-1-3 17:29
教育还要改革,社会发展还要提倡素质教育
作者: 会者为师    时间: 2017-1-3 17:30
是吗?我们 这还有这么多爱学习的呢!
看来中国梦有盼头!
作者: pardon    时间: 2017-1-3 17:46
小外女才上大班,天天晚上回家都要写作业,什么拼音啊算数啊一写就至少四篇起步的。从最开始的喜欢写作业到现在一拿本就皱眉头......看着好心酸
作者: 鱼情未了    时间: 2017-1-3 18:22
中国式教育,教育出来的大部分是废人,倾家荡产供其上学,毕业后自己都养活不了自己。

作者: 鱼情未了    时间: 2017-1-3 18:22
读死书,死读书,最后成就书呆子

作者: 生命警戒线    时间: 2017-1-3 18:25
鱼情未了 发表于 2017-1-3 18:22
读死书,死读书,最后成就书呆子

转载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
从学生书包看中美基础教育
——放寒假了谨以此文献给老师同学和家长
基础教育,是指国家对青少年进行的基本文化普及教育。国情不同,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基础教育,小学五年,初中四年,共计9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都是就近入学,中午在学校就餐,早晚回家吃住。中国的基础教育,小学六年,初中三年,合起来也是九年,称为九年义务教育。
美国小学生上午9点前到校,下午4点放学离校回家。初高中生上午8点前到校,下午3点半钟放学离校回家。中国小学生上午8点前到校,下午4点半左右放学离校;初中多数学生走读,少部分住校。在校时间比小学生约长一个半小时。
中美小学初中学生,上学都以书包装书本,都是背包式。美国小学生和初中生的书包,样式色彩多样,花花绿绿很好看,背在背上走起路来很轻松。中国小学初中学生的书包也好看,但很重,提在手上沉甸甸的,背在学生背上跑不快。
原因是,美国小学高年级学生有家庭作业,但很少。初中生家庭作业也不多,且布置在网上由家长辅导选作。没看见有什么课本,有也不带回家。里面装的大多是些吃食和小玩具类的东西。作业本少,重量就小,书包很轻。所以,学生的学业负担相应就轻了。中国小学初中学生开课门类多,教科书多,作业练习本相应更多,但加上外来附加因素,就重不堪言了。
在中国,出版社、新华书店随教科书发行,例行地要配搭作业练习本;省地县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要下发与考试相关的作业练习本;到了学校又有具体的作业练习本。这样,书包就更加沉重了。
书包沉重并非坏事。书包里装的书本多,知识有可能多,读的书、学到的东西会更多。中国学生的知识水平,比别的国家学生水平就是要高。参加知识竞赛,常常略胜一筹。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或出国留学,中国学生知识也比同行人士丰富。练习册多,做的题多,考试分数也比别人拿得多。总之,跟日本、韩国学生一样,中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世界上应该是名列于前的。
但书包沉重并非全是好事。书包里的书多,学生成天埋头在书堆里,势必影响身体健康,应响社会交际能力发展。将来参加工作,走向社会,所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难于活学活用。
美国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虽然在某些方面不如中国学生,但学习环境宽松,学得较灵活,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学生从小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喜欢动脑子去想,动手去作,七想八动,像爱迪生那样,说不定搞出个什么发明创造出来。在近百年的发明史上,美国人的发明多,这和美国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分不开的。更与美国对学生从小进行的较为灵活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技能培养密切相关。这方面,中国还得加油。
有谁想到,书包的内容和重量事关人的素质和能力!一个小小的书包,竟然反映出不同国家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不同,进而折射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劣胜负的区分点。

作者: 百℃度一下    时间: 2017-1-3 20:26
苦读

作者: 醉看红尘    时间: 2017-1-3 20:57
说的对

作者: 鱼情未了    时间: 2017-1-3 21:07
生命警戒线 发表于 2017-1-3 18:25
转载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
从学生书包看中美基础教育
——放寒假了谨以此文献给老师同学和家长

http://mp.weixin.qq.com/s/D9lcUGa4Dgx_YmJPnUbpow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