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浑浊逻辑”--读张老师《乡村错爱》杂感 [打印本页]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2 20:43
标题: “浑浊逻辑”--读张老师《乡村错爱》杂感

     之所以是杂感,就是在看了张老师的小说之后,想的乱七八糟。

     前两天,张老师和知音老弟来我的蜗居,张老师说,他有篇小说,是写的乡村爱情故事的。因为考虑到年纪的问题,张老师没有在论坛上发表。就这一点,当即让我们的知音老弟有些不高兴了。不高兴的原因很简单,张老师本不该有这方面的考虑的。
     其实,让我看,老师在这方面的顾虑不是多余的。因为要牵扯到性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还极为的敏感,一旦要是搞的不合适,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争论。

     真的,不要说张老师了,就我在这个问题上,也不是没有考虑的。
     不过,在听了张老师的故事概况之后,我很支持老师将小说发到论坛上,即便是引起了争论,也不是坏事。在看了张老师的小说之后,我感觉老师写性,却是点到为此。色而不淫,这就是好写手的技法了。记不清楚是哪位评论家说过,作者写有关性的问题,高明之处就在于能写不淫,这没有一定的技巧是不可能的。

     在当今的时代,我们基本上可以口无遮掩的说一些问题了。没有必要谈性色变了。但不是像有些作家那样的搞成了A-片,那是赤裸裸的兽性,而不是人性的表达了。
     古时候,也有被认为的禁书。

     说实在话,男人谁不想偶然的一根潘金莲的竹竿子掉在自己的头上?如果真的要有那样的好事,整个笑的满脸都是西门大官人的褶子。当年,鲁迅在北京女子大学讲述了一篇题为《拉娜出走之后》,这是易普生写的剧本。鲁先生将了,拉娜出走之后无非有两种可能,一个是,她在外面没法活,还要回家斥候好丈夫。一个是,为了生存的需要,按照现在的话就是当个小三,或者是站街头的女郎。
     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之后,当女权主义者胜利了,思想也就相对的开放了。
      在我们古代的国度,女子基本上没有自主的权力,她们虽然是上帝造的尤物,但也不过是男人的附属品,一个生育的机器罢了。
     爱情,只不过是民间为了想象的完成而编造的传说。女子一但出了轨,就家族来说,是绝不能原谅的。她们可以为了丈夫而死,为了有个贞节牌坊,但绝不能再和别的男人有染。

     这是一种浑浊逻辑。
     前一段时间,看了美国导演昆汀导演的电影《无耻混-蛋》,我就在想,昆汀怎么给电影起了这个么个名字?原来,不仅仅是那些纳-粹是混-蛋,而电影中出现的那些盟军的恶棍们,也同样是混-蛋。
     电影中的纳-粹上校汉斯兰达是个混-蛋,出卖了犹太人的法国人,也是混-蛋。还有那些恶棍,雷恩同样是混-蛋,那个希特勒更加是混-蛋了。原来,真正的混-蛋,是战争。战争让人变成了野兽。
      记得电影《巴顿将军》里,将军巴顿就喜欢说,狗-娘养的战争。看来,战争的确是混-蛋,不仅是混-蛋,还是狗-娘养的。
      而我认为最为浑浊逻辑的人算是毕加索了。如果你真的对着他的画仔细的看良久之后,你就会发现,毕加索的画,其实是在抽象之中给人虽然是一种混乱的感觉,可在这个抽象的背后,是一种逻辑的表述。它真实的的面庞,就在毕加索笔下的那些几何图案的抽象之中。

     我也看了不少有关关注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境况的小说,但没有像张老师写的这篇小说那样,不仅是写了留守妇女的生存困惑,而且通过一个守约的诺言,来完成留守妇女的生活困境的解答。
     这让我看到了,道德伦理在欲望面前是很苍白的。其实,道德是法律的最低的底线。可是,在欲望的面前,道德又怎么能充分的说服人的本性呢?除了你是柳下惠。要不然,你就做西门大官人吧。

    浑浊逻辑所浑浊的,正是小说主人公所需要的托辞,那是一种爱情的表达。
    这就是张老师说的“错爱”了。这也正是大众伦理和个人伦理在一定条件下要发生的冲突。
     张老师所要讲述的,并不是在困境面前道德的充足的理由率。张老师只是用他深沉的笔端描写了生活中的需要性,而这个需要性是不是合理,那只有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了。
    张老师不会告诉我们任何的理论解答。这,正是老师的高超技艺了。

    【因为是杂感,写的也匆忙,写的不对的地方,还望张老师指点和原谅。】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0:52
非常赞同先生的话。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0:58
这篇小说的原型是乡下一个小村的几个人物。2015年3月底,我岳母因癌症回到老家熬日子,我和妻子去伺候她,我们三人住在村养老院的一间小房里。有一天夜里,我们被惊醒,开门一看,一男一女在操场上撕扯,这与我小说开头的场景几乎一样。女的说男的“想干不要脸的事”,男的就说去厨房找东西吃。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02
当天夜里,女方已经找来了一位亲戚,由亲戚给她丈夫打了电话,三天后,丈夫回来了,第二天,他拦住了“找东西吃”的那个人,双方争力了很长,但没有打起来。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2 21:04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7-2-22 20:58
这篇小说的原型是乡下一个小村的几个人物。2015年3月底,我岳母因癌症回到老家熬日子,我和妻子去伺候她, ...

张老师,我喜欢听着音乐写东西,可有些时候,写着写着就乱了,有些想好的也被音乐给打扰掉了。写的不对的地方,还望老师谅解了。
养成了一个不好的习惯,如果没有音乐,思想更加的没有了灵感。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12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就把它写成了小说。当然,作者只负责揭示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我想表达的问题较为复杂,正如先生所言,有点浑浊,一是要揭示留守妇女的性欲望与尚存的传统道德的冲突。二是女主人公要靠寻求一种心理平衡来支持自己的行为。当然,我在小说里注入了较多的信息。比如神经病刘百业,比如老丁及其女人等,韩老师与吴莉私通等。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17
先生的评论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旨,对“浑浊逻辑”阐述的很通透。加精了。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2 21:18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7-2-22 21:12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我就把它写成了小说。当然,作者只负责揭示问题,不负责解决问题。我想表达的问题较 ...

哦,张老师可千万别误会了。我写的《浑浊逻辑》不是指的张老师写的小说“浑浊”,而是在很多的问题上,如果我们用一种浑浊逻辑去理解的话,我们的出来的一定是不清晰的结论。我们只有像现象学那样说的:让事情回到它本身去。这才能清楚的看到事物的本质所在。
可能是表达的不清楚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26
网络飞鼠 发表于 2017-2-22 21:18
哦,张老师可千万别误会了。我写的《浑浊逻辑》不是指的张老师写的小说“浑浊”,而是在很多的问题上,如 ...

完全明白。不会误解。这就叫“问题小说”。有作家说,有问题的小说才是好小说。我不是说我的小说是好小说,而是指小说中不能够清晰地概括主题的小说才能引人思考,比如《透明的红萝卜》,比如田中禾的《五月》等。

作者: 格列兹曼    时间: 2017-2-22 21:27
张老师写的很有分寸,我很佩服,很想和张老师做朋友,可张老师可能感觉俺太肤浅,不管怎样,我在心里很尊敬您!张老师,我爱您!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27
网络飞鼠 发表于 2017-2-22 21:04
张老师,我喜欢听着音乐写东西,可有些时候,写着写着就乱了,有些想好的也被音乐给打扰掉了。写的不对的 ...

很好的评论,灰常喜欢。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30
独特视角 发表于 2017-2-22 21:27
张老师写的很有分寸,我很佩服,很想和张老师做朋友,可张老师可能感觉俺太肤浅,不管怎样,我在心里很尊敬 ...

我们早已是朋友了。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2 21:32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7-2-22 21:26
完全明白。不会误解。这就叫“问题小说”。有作家说,有问题的小说才是好小说。我不是说我的小说是好小说 ...

多谢张老师。这下我就放心了。不至于因为我的表达不清楚出问题了。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2 21:40
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决定了小说的复杂性,比如巴顿将军,一面艺术地进行着战争,一面诅咒着战争,一面让士兵去为战争牺牲,一面拯救着大兵瑞恩。如果我们充分考虑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那么,写出来的人物一定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我想这也与“浑浊逻辑”有关。我很是欣赏“浑浊逻辑”这一提法,并不是认为先生说我的小说。放心好了。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7-2-22 21:45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7-2-22 21:56 编辑


  像张老师这种乡野文学其实就摆在忽远忽近的一个高度,读者觉得自己离的很近了,其实是模糊的,轻易就评论了,给大家的感觉似乎远远不够。每个人读后的感觉无法归纳一统。
  比方说,评论那小说中女人不要脸,说到对呢,没错,道德有问题,说到错,那可就错的远了去了。
   唯有老哥在文章的第二次回帖与今天的品读随笔,实在令人佩服,不服不中。大家就是不出声,我也感觉大部分人会默默的叫好!用一个高度,来诠释小说全文的概念感觉,也唯有“浑浊逻辑”说的通,不是吗。
    这篇小说的文学魅力,给我大致得感觉,就像荒山野岭一枚古坟前的磷火…不要想轻易的扑捉到…
作者: 淮河左岸    时间: 2017-2-22 21:45
看了先生的评论,受益多多,对张老师小说的认识也加深了一步。

作者: 格列兹曼    时间: 2017-2-22 21:46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7-2-22 21:30
我们早已是朋友了。

谢谢您张老师!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7-2-22 21:47
淮河左岸 发表于 2017-2-22 21:45
看了先生的评论,受益多多,对张老师小说的认识也加深了一步。

不厉害的话,我和张老师也不会千里遥远前去拜访了

作者: 独恋红尘    时间: 2017-2-22 21:50
群英会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7-2-22 22:21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7-2-22 23:10 编辑

经典句子选摘

爱情,只不过是民间为了想像的完成而编造的传说。
                                  ——网络飞鼠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7-2-22 22:33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7-2-22 22:21
经典句子选摘

爱情,只不过是民间为了想像的完美而编造的传说。

至今不明白爱情,爱恨情仇,纠缠,纠结,不做任何评论。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7-2-22 23:00
安沫 发表于 2017-2-22 22:33
至今不明白爱情,爱恨情仇,纠缠,纠结,不做任何评论。

飞鼠鼠先生这句话是站在好几个高度上的看法,那么上等皇家呢?为了直接引索下文,被他直接划清了界限,事实上是划不掉的。
   说白了,追索到人类以及动物两情相相悦来说,无乎性之使然。
     老师的文章主旨就游走在默默守成规与跨越雷池之间。记得网友“楚过劲”在跟帖里指出外出打工人的某些不成文得现象,也是央视报道过的。他在帖子里提的非常有感觉…
     当然,这是我的看法,因为这句话出现在了这篇杂感里,很有哲理性。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2 23:55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7-2-22 23:00
飞鼠鼠先生这句话是站在好几个高度上的看法,那么上等皇家呢?为了直接引索下文,被他直接划清了界限,事 ...

很感谢知音老弟为我辩解。不过安沫朋友质疑的对,这是我表达上的错误。
我在写完了文章之后,没有仔细的琢磨。
我想了,应该是这样表述可能就对了:那些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只不过是民间为了感情信仰的追求,对爱情的想象的完美所做的文字表达。。。。等等。我想这样恐怕就不会有误解了。
因为,爱情不是一种传说,它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男女之间的很高尚的情感,这样的心里感受体现了男女之间感情的纯真。爱情是抛开了物欲的最真诚的的表现了。
在此,我要感谢知音老弟和安沫的指点。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2 23:57
本帖最后由 网络飞鼠 于 2017-2-23 00:03 编辑
安沫 发表于 2017-2-22 22:33
至今不明白爱情,爱恨情仇,纠缠,纠结,不做任何评论。


多谢质疑。我已经仔细的看了,也仔细的想了,完全是我表达的错误。我已经在下上面知音的回帖中纠正了这个错误。多谢。只是文章不能编辑,没法,就让它在文章中错误下去吧。
再次的谢谢你的指点。

作者: 荷香蝶舞    时间: 2017-2-22 23:58
不懂什么浑浊逻辑,我只知道做人,尤其是女人要有起码的底线

作者: 荷香蝶舞    时间: 2017-2-23 00:17
当然这只是我个 人的看法,别人怎么看我不管,我也不想和任何人去争辨这个无聊的话题

作者: 海角    时间: 2017-2-23 00:21
矛盾的载体 浑浊的逻辑先生的杂谈 让张老师的小说更清晰 绝

作者: 海角    时间: 2017-2-23 00:23
张老师小说的点评 一个个爬楼细看 先生的赏析 也不敢错过一个字 所有评论也不错过 赞

作者: 寻找姚黄    时间: 2017-2-23 07:19
安沫 发表于 2017-2-22 22:33
至今不明白爱情,爱恨情仇,纠缠,纠结,不做任何评论。

安沫对爱情有独到见解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7-2-23 07:56
本帖最后由 知音闲亭 于 2017-2-23 08:17 编辑

先生没必要诚惶诚恐的解释什么,这种读后感觉我在前面回帖已经讲的很清楚,人的审美观点被年纪、阅历生存的环境决定着。
   潘金莲在水浒里可以有,在网友琴雪飞的《淮滨,这座肉欲纵横的城市》里可以有,在杨柳青的《天堂隔壁》可以有,黄色的小电影在二人性生活的那一刻可以有,在欲火焚烧楼板塌了也不管的刹那间可以有。
  在大众的眼皮子下面我们通常要装得一本正经的样子,是要作秀的,生怕被误会。这就是封建社会能纵横几千年而且成功的地方……同时,这也是张老师当初不愿发文的顾忌想法。
“有问题的小说,才是好小说”,提到这位大家的名言,不难看出,是对大众口味争执中一句友好的总结。而不是“你们这些人不懂欣赏的小说,才是好小说”…
   现今,我们淮滨论坛文学需摆脱“…唯独没有看到文学”的帽子,就是要把欣赏水平提升到一个高度,其他的,无需多顾虑。

作者: 安沫    时间: 2017-2-23 08:24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7-2-23 07:56
先生没必要诚惶诚恐的解释什么,这种读后感觉我在前面回帖已经讲的很清楚,人的审美观点被年纪、阅历生存的 ...

你们在说道德伦理,在说底线,在说欲望,我几乎插不上话,就像你说的,这或许跟年龄,经历,阅历有很大的关系,可是我并不这么觉得。无论处在哪个年代,爱情都是属于两个人的事情。原配、二婚、小三等,无论她们是怎样的一个结合,外人看到的永远是表面,我们又有什么资格说她们对与错?理解当事人的心情吗?不能只看表面一巴掌拍死。就像张老师所写“乡村错爱”一样,王普霞的内心情感我并没有感觉到,真爱?饥渴?老师是故意一笔带过?还是压根觉得这不重要?所以,我不吭声,一直期待后续。

作者: 知音闲亭    时间: 2017-2-23 08:50
安沫 发表于 2017-2-23 08:24
你们在说道德伦理,在说底线,在说欲望,我几乎插不上话,就像你说的,这或许跟年龄,经历,阅历有很大的 ...

没问题啊,是这样的,不然要写作干嘛。
   社会是个大题材,想表达什么也只有用文章说话,让里面的人物替自己说话。不复合自己口味的小说我们通常有选择性排斥,很正常。
  喜欢写作的通常喜欢交流技巧心得,喜欢看的,只关心故事人物结局的喜悲性,至于评价,每人个都有一个看法,可是有文学性的文章,大多是枯燥的,需要多读才有感觉。
   任何一篇文章都没有好与坏之分,关键是与读者能产生多少共鸣。

作者: 酒朋诗侣    时间: 2017-2-23 14:04
这几天挺忙!
今没有午休,又重新看了遍姚黄老师的《错爱》,的确耗时!也看了“荷香蝶舞”品《错爱》有感。一篇文章多人赏评(包括跟帖),足以引起共鸣是此小说本身的影响力,麻辣香锅吃过的人谈感受也不尽相同。同样食材是羊肉,先生的《错爱》杂感相较“荷香蝶舞”,就如同是吃风干过的羊肉,更有嚼头!内含西门、益普生、汉斯兰达、雷恩、巴顿、旁征博引,当然假如另一《有感》又出现,或许能吃出熏羊肉的味道,没对没错,没好没坏,都在视线拽回各自的大脑里。得!时间到了,又要上班啦,手机打字,也不知上面打的是什么……

作者: 网络飞鼠    时间: 2017-2-23 21:14
楚过劲 发表于 2017-2-23 14:04
这几天挺忙!
今没有午休,又重新看了遍姚黄老师的《错爱》,的确耗时!也看了“荷香蝶舞”品《错爱》有感 ...

楚过劲点评的别具一格,赞。
作者: 守心的海洋    时间: 2017-2-24 10:24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