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标题:
看了儿子的日记感觉没白养 那年的昆山火车站
[打印本页]
作者:
雨后彩
时间:
2023-7-29 06:52
标题:
看了儿子的日记感觉没白养 那年的昆山火车站
八月七号,多云。早上六点多昏恹恹的起来,
下楼去图书馆,刚出门,感觉到风冷冷的,全
然不像前几天的炎热,远处的树,被微冷的风吹动着,仔细看去,空气中好似还有些雾,感觉好像入了秋一样,查了下日历,果不其然,明天就是立秋了,怪不得有种小时候快要开学
的感觉,可能小时候形成的惧怕心理,也与这
些年度过了那么多个寒暑假的离别有关吧。小
时候快开学意味着要离开爸爸妈妈去上学了,
还记得,小时候,刚到异乡,一个暑假过后,就要去上小学二年级,要去上学了,怀着对爸爸妈妈满满的不舍,眼泪呼之欲出,空气沉重
而压抑,实在没办法开心起来。后来长大了,
这种感觉并没有因此消失,持续到我的整个高中初中,对那些个离别的车站总是有种别样的情感。
今年暑假处理完毕业相关事宜,回家待了10天,感觉爸爸妈妈一下子都老了,我还以为自
己还是个孩子。时间风车一样不停的转,父母
在在经年累月的工作中,不知不觉已经老了,我们也出就成大人模样,可是真的没感觉自己
是个大人,即使逃避不愿意承认,可是父母一
天天老去,只想在他们身边陪陪他们,在家附
近找个稳定的工作,给他们一个安然的晚年。
因为要准备考试,待了十天便要匆忙返校了。那天中午去火车站,爸爸开车和妈妈一起送我,路上爸爸和我说了很多,也是父亲经常和
我说的那些:生活是个难事,未来社会是个非
常残酷的世界,狼多肉少,是狼练好牙,是羊练好腿;未来是个需要知识的时代,你要努力,学历层次很大限度上决定了你未来的生活,今年好好努力吧,不要贪玩。不用担心我和你妈妈,好好学习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了,…。期间,父亲说起,在我刚出生不久,有一次我生病发高烧,眼睛烧的往上翻,父亲担心害怕极了,那个冬夜,外面下着鹅毛大雪,父亲抱着我光着脚,急忙连夜把我送到了邻村的赤脚医生家里,打了针吃了药,我得以保住了命。不知道父亲那一路光着脚,经过了多少个趔趄,才走完那段路。父亲是天一样的存在,父亲在一切都是放心的。
车窗外是阴郁的天空,些许雨丝寥落下来,我
坐在副驾驶一边看着前方的路牌,一边点头说
好,看着开车的爸爸和后排的妈妈,几次泪水在眼睛里打转。不一会儿,到了火车站,我先下来拿了行李去取票,然后妈妈又上车和爸爸
一道去停车,妈妈叮嘱我取票的时候看好行
李,看着妈妈的背影,目送父亲的车到转弯处,心里不是滋味。然后去取票,排队的时候,爸爸打电话过来,说停车场位置满了,爸爸妈妈就不来送我了,让我先取票进站,让我照顾好自己。爸爸的声音有些许哽咽。我说好,感觉有点遗憾,想好好抱抱爸爸,这一别又是一个半年。每次离别后,我总觉得父亲会
偷偷哭泣长大后,我深知心辛和我一样
表面表现的不在意,可内心细腻又柔软。取完票,我给妈妈打电话,说,爸爸妈妈你们要照顾好自己,让爸爸别去开车了,太幸苦了,年纪大了,在家附近找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冰箱里的吃的,你和爸爸经常吃,不用留着等我回家再做了吃…。每次回家,家里三个冰箱几乎都是满满的,堂姐中秋节送来的月饼、表姐夫带来的鳜鱼、端午节的粽子、亲友从老家带来的鸡鱼肉蛋…,父母总是竭尽所能的爱着我们,总觉得我们还是小孩子,怕我们照顾不好自己,怕我们吃不好睡不好。每次和妈妈打电话,总会用近乎哄孩子的语气对妈妈说,放心吧,儿子长大了,会照顾好自己的哦。越来越觉得,年迈的父母,越来越像孩子了。未了,挂了电话,爸爸的话还回响在耳畔。
车站,无数次的离别,还在上演。那个曾经的少年已不再是少年。
---2019.87
作者:
小一神一经
时间:
2023-7-29 07:15
写的不错,离别的车站,跟祝自清的(背影)很相似,却又更接近于生活
作者:
雨后彩
时间:
2023-7-29 07:29
小一神一经 发表于 2023-07-29 07:15
写的不错,离别的车站,跟祝自清的(背影)很相似,却又更接近于生活
已经被人谢谢
给看一下儿子高中时的日记,
怀念童年的往事
有时候我在想 我为什么会喜欢乡土文学呢 大概是源于生长的记忆吧,他们的笔下有着和我颇为相似的经历,或者有着一样的风物,在故乡还是一个温暖的地方,在故乡的水里满是澄澈,我在故乡的怀抱里成长,出就一个稚嫩的少年,然后随父辗转多地,在他人的城市里怀念那幼年的一个个梦。
父亲兄弟两人,是祖父第七个孩子,是在那个饥馑的年月这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大伯是祖父的第三个孩子,也是长子。大伯成家时,本来家里很穷,几乎倾尽了祖父所有的积蓄,到了我的父亲,已没有更多的积蓄,祖母离世而去,父亲俏无声息的把妈妈接回家就算结了婚,多处长腿两间草房是他们的婚房。后来父亲和祖父分家了,家产是两瓶半油,父亲要了一瓶半。父亲是个孝子,虽说分了家,但是父亲还是照顾着祖父,每逢有什么好的吃食都会让我们给祖父带去,逢节日也会让我们去请来祖父。
我对故乡的记忆第一印象大抵是逃离
我于一九九六年,出生在豫东南的一个村庄,我是父母的第三个孩子,那时计划生育查的紧,而父亲又是交不起公粮又不愿交公粮的人,因为家里人多地少(我和二姐至今没有口粮地),几近不够吃,哪还有闲粮上缴,父亲不仅自己交不起公粮还劝旁邻不交,这当然引来了村里书记的不满,所以每年计划生育总是先查我家,记得有一次,来征收超生子女费的帮组大概二丶三十人,因为家里没钱。他们就打伤了我父亲,牵走了家里唯一的猪,还将我的母亲抓了去,同去的还有同村的二婶穆桂英,幸好那天夜里,二婶穆桂英和母亲一同顺着派出所围墙外的稻草垛fan/墙逃了出来。紧接着祖父也离我们而去。再后来为了躲避,父亲把我和我的两个姐姐放到了母亲的娘家——离我家5华里之遥的贾坡。
安顿好,父亲和母亲带着对我们的惦念,外出打工去了上海。
那一年,我的大姐10岁,二姐八岁,我5岁,我们三个人居住在堂舅的两件屋子里。堂舅是个光棍汉,久不归家,逃荒到了潢川县,后来在那定居下来。堂舅的两间破屋就成了我们姐弟三人的住所。父母的远去,让我们姐弟仨倍感无助,特别不敢回意是阴雨连续的日子。白天我们去学校,晚上弄不到干材,烧不熟饭,就特别想爸妈,忍着饥饿在痛哭乏力之中睡去。,,,,,就这样一天接一天煎熬着,直到次年八月。
在那段阴雨连绵的日子里,时时期盼爸妈的到来。那天早上天刚亮,爸爸从上海回来了,爸爸的出现,激动的让我们痛哭不止。爸爸的眼角也像似断了线的珠子,……就这样,我们感到了无比的幸福。一天两天过去了,爸爸含着心酸割舍我两个姐姐,首先把我接到上海。直到年底爸爸把两个姐姐接到上海,重新回到父母的怀抱,也拥有上海的怀抱,无比的快乐无法形容………….…上海的天.特别的蓝,上海的地.格外的绿,上海的水.分外的清……………
程前
2015年
作者:
江南柳
时间:
2023-7-29 12:08
被时代辜负的群体、默默的承受了一切!
作者:
李寻欢1
时间:
2023-7-29 12:42
欢迎光临 淮滨论坛 (http://www.huaibin88.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