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2030
- 精华
- 0
- 积分
- 2746
- 马克
- 18787
- 金币
- 4517
- 在线时间
- 56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11-3
- 最后登录
- 2014-8-5
9级:准将
  
- 注册时间
- 2011-11-3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三曹是指汉魏期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父子兄弟间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都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后人合称为“三曹”。
曹操(字孟德,155~220),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曹丕(字子桓,187~226),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植(字子建,192~232),第一个大力创作五言诗的作家,他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有《洛神赋》美不胜收、《与吴季重书》和《与杨祖徳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诗札,在建安文人中,他的作品留存最多,对当时及后代的影响最大,后人评价也最高。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1009—1066)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1037~1101)、苏辙(字子由,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