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1754
- 精华
- 0
- 积分
- 810
- 马克
- 3982
- 金币
- 1637
- 在线时间
- 2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3-5-15
- 最后登录
- 2024-5-26
7级:中校
  
- 注册时间
- 2013-5-15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缪可馨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网上各种文章铺天盖地,不知道有多少初心是为了惩恶扬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意思,我向来从不吝惜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有些人!!大多数自媒体都是借机趁热点,吃人血馒头,我都懒得去看,也懒得发声,因为无济于事!
昨天论坛里有坛友发了相关的帖子,我没忍住回复了,现在就随便说说。
事件出了以后有几种声音,有人质疑现在的孩子都怎么了,一点委屈受不了,甚至说这样的孩子哪个老师碰见都会倒霉,真是唏嘘不已!
人们不能想象与接受,一位天真的孩子会选择死亡,可事实上,孩子们对于世界善恶的认识与判断,比成人更直接、更明确,因为他们的眼睛,清澈无比。
对于一位天性敏感的孩子,我们怎能用历经沧桑的成人心理去衡量?成年人已经习惯于妥协、伪装、苟且,但孩子,对于世界的美好,还存有一份真诚的期待,他们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原来世界的黑暗,远比《大圣三打白骨精》来得复杂、来得阴暗。
有些成年人比较精于世故,左右逢源,可能比较游刃有余;有些可能受社会毒打的原因变得老气横秋,随波逐流,已经没有了抗争的勇气,这些该自豪吗?我觉得是应该可悲,有人说社会是个大染缸,要识时务为俊杰,那不叫识时务,那叫啊q精神自我安慰,自我给自己找块遮羞布罢了。
成年人的世界终究是虚伪的,恰恰是因为脆弱的镜像体现,因为不敢承认所谓的不堪重负,人类历史追溯起来也只不过是………算了怕被说传递负能量!
还有就是声讨袁老师的声音不绝于耳,人们把对教育的所有愤怒,乘此机会都发泄了出来。
无疑,袁老师一定有责任。可是,人们是否思考过,这哪里只是袁老师一个人的问题,更何况,这样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只是冰山一角,这样的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关注,难道一定要等到孩子的生命消逝了,才来声讨与觉悟?那些处在生死边缘的孩子们,谁去救救他们?
教育体制改革初衷是好的,但从本质上说是失败的。教材一轮轮地翻新,很多知识说是美化后的产物也不为过,上层设计决定着教育来传达什么东西,普通教育仅仅是用来分流而已,真正的知识精髓是从课本中学不到的。放眼全国,老师所谓的教育教学论文、论著越来越多,作秀式的公开课越来越受追捧,校舍也在比拼着哪个更精致……所有这些,和教师的师德无关,和学生的身心成长关联极少。所谓的优秀老师,更多诞生于公开课、论文的数量堆积之上,诞生于领导是否看中、同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之上,而不是来源于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家长社会对学校的反馈,这无疑是本末倒置的一个严重问题,这也最终引导着老师们,将自己的工作重心摆放在哪里。只看见,老师,变得越来越功利,学生,越来越像机器,谁之过?
最后是那些在班级群里为袁老师点赞的家长们,庆幸掉下楼的是别人的孩子而不是自家的孩子,有谁会心疼一下缪可馨的父母!
要怎么来评价他们呢?小时候看武侠电影,用听见一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许这就是无奈,也是人性使然吧,终究都是苟且!
从儒家思想教育到现代管理主义的宗旨就是教化人们对权威的依附和绝对服从,这是大环境决定,没有苛求的必要。事实上生活中除了真正的权威,没人可以独善其身,谁不是战战兢兢地苟活,依附着懒以生存的环境之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个人也得屈服!!
没有缪可馨的决绝离去,社会的力量,也很少关注、理解孩子的灵魂。做父母的,都在盲目地协助着社会,拼命修剪孩子的翅膀,只为了一个目标,让孩子更听话、更服从,对权威变得服服帖帖,成为实现成年人利益目标的工具。
从哲学层面来说,人来一世,草木一春,终究大家都是要死的,给自己留点做为人的属性,起码可以和动物区分开来。
你可以有私欲,可以懒惰、暴怒、嫉妒、暴食、贪婪、色欲、傲慢,把人的七宗罪全部加持一身,这都很正常,做人要善良一点好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