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18032|回复: 4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杂文] 向你介绍期思:妖怪洞的传说

[复制链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5:23:4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期思,蒋国古都,具有两千多年的文明史。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一代名相孙叔敖不仅出生在此,而且后来还是他的封地,留下了埋蛇、带领家乡父老兴修水利,广修灌渠等许多故事。期思,文化古迹甚多,听说和现在还能找得到的就有八角田、琉璃井、三里庙子、乌龟冢;铁板桥、妖怪洞、一步三眼井。距期思南三里处,有一个皇家冢,后来被考证,是西周蒋国伯龄侯的墓葬,引起官方关注,并由政府牵头,开发成蒋氏陵园。每年清明节,世界蒋氏都到这里寻根祭祖。今年清明节又即将到来,相信又是一个隆重而又壮观的场面。凡有此雅兴的朋友,到时不妨到此一观。
为给大家助兴,敝人先给大家讲一个----妖怪洞的传说。

宋朝仁宗年间,期思遭遇天灾,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时任开封府尹的包拯闻讯,急忙奏请皇上并要求到此赈灾,获许后立即调运粮食,带领一干人马,来到期思。赈灾如期进行,一天,两天,三天,可是,仓库人员发现,明明白天发放那些粮食,一到夜晚,总是莫名地少个一包两包。手下的报告了包拯,包拯甚感蹊跷,想了一会儿,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让手下的灌几包白灰,每个包角留一个小洞,放在仓库里。夜悄悄地过去,第二天发现,白灰包果真少了两包,地上明显地留下了白灰印迹。包拯吩咐手下的沿着白灰印向前搜索,白灰印一直向期思东南方向延伸,搜索人员紧随至东城墙炮台之下、方家湖西北角之处,忽而不见了,细细查看,在白灰印的尽头,有一个洞,洞内阴风嗖嗖,深不见底。搜索人员,急忙回来,把这一消息报告了包拯,包拯顿时好像明白了什么,随即吩咐召集天下炉匠到此,熬炼钢铁,用铁滋浇灌洞穴。一天、两天过去了,一年、两年过去了,可是,那么深的洞怎么能灌住啊!不知累坏多少炉匠,还是无法浇灌住这个洞。此事惊动了上苍,感动了玉帝,随派太上老君下凡,来到这里。只见那老君白发苍苍,银须飘飘,不紧不慢,打开丹炉,只取一小勺铁滋,倒入洞中。你说神奇不?就那一小勺东西,刚倒洞中,偌大的一个洞穴就被浇灌的严严实实。
据说,这头刚灌住,三河尖那里就立即冒出了一个铁架子,原来,这个洞直通三河尖,而三河尖那个铁架子竟然与我们期思这个洞有关。
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个洞里有妖怪,而那个妖怪就是因偷包拯的赈灾粮才遭灭顶之灾。
于是乎,妖怪洞的传说就流传了下来,直至今日,期思人妇孺皆知,还要一代一代流传下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马克 +2 收起 理由
人在旅途 + 2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4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9 09:21:5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美丽期思“琉璃井”的传说
作者:山野逸民

在期思,原本存在的古迹很多,随着时间的变迁,这些古迹大都因遭遇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而不复存在,关于期思 “琉璃井”的传说,也都是老人们凭着零碎的记忆来挖掘这一古迹的传说。
相传在古期思有一口琉璃井,从外表上看和其它水井并无不同之处,井口呈圆形,有两小孩环抱那么大(75cm左右),上部是用青砖砌成的,有两人高,青砖下面就是整体黑色琉璃井壁了,在太阳光及月光的照耀下都会闪闪发光,用水桶打水时,水桶与井壁相碰时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
究竟这整体的琉璃是如何形成的呢,古代人又是如何做到的呢?这些都是一个迷,而现在也已无法考证,据老人们讲:当时村里有一人天不亮摸黑去仙庄集赶会,看到一口井直往外喷火,这人就唤来村里的人来看怎么回事,当村民开始来的时候,这火就突然熄灭了,走近一看,发现离井口三米多的地方都烧成黑琉璃了,为什么井里会喷火,没人能够解释,在古代人们便会把不能解释的东西归结于是神灵的杰作,据说是派会吐火的神兽来烧成的。
遥想当年,“琉璃井”的传说也许很美丽,当一老翁在坐在树下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旁边会席地坐着许多毛头小儿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个美丽的传说所给我们的只有这零碎的记忆,而我们也只能用这零碎的记忆去幻想当年那丽的传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42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19:02: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又见大忽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1

主题

4749

帖子

77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0-8-26
41
发表于 2016-3-26 14:53: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信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1

主题

4749

帖子

77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0-8-26
40
发表于 2016-3-26 14:46: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信阳
"期思陂水润万家,恩泽千载高贤",少了一个字,应是:"期思陂水润万家,恩泽千载仰高贤.。此举是省社科院专家李铁成的题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39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11:53: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温州
关于期思.历史沿革

作者:山野逸民

夏时,高阳氏后人庭坚子于淮河南岸建立姬姓蓼国,按历史沿革的地理位置,期思属于蓼国,因该地湖河水里生长许多茭瓜,被称为蒋地。商灭夏,汤继续承认蓼国地位;公元前1046年商被周灭,武王继续封蓼。成王7年的公元前1040年,成王封周公旦三子伯龄于此,是为蒋国,存423年。
公元前622年楚灭蓼。前617年楚灭蒋,置期思邑,蓼降为潘乡,属期思邑。西汉高祖5年,刘邦封贲赫为期思候食邑2000户,故,史书有称“汉期思国”者。东汉初,刘秀封表妹夫李通为固始候,设固始县,撤期思县归固始。
南北朝时,南梁天鉴4年,设期思州,北魏景明年间,置期思边城郡。隋开皇初年,县废后复。唐废,并入固始至公元1951年6月。
1951年7月,河南省人民委员会设淮滨办事处,期思从固始析出属淮办;1952年8月撤办事处,建淮滨县,期思正式归淮滨县。1960年8月,淮滨撤县,淮北属息县,淮南属固始。1962年10月,淮滨县恢复,期思重回淮滨至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38
 楼主| 发表于 2016-3-26 10:16: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本帖最后由 yishi尘缘 于 2016-3-26 10:18 编辑

期思妖怪洞传说由来之笑谈
作者:冲天神火

期思妖怪洞非常著名。期思当地传说为宋包拯陈州放粮路过期思,溶铁汁注封妖怪与洞中(具体由来或许逸民老先生最清楚)。那么这个传说的起于何时,之前又是一个怎样的传说呢?
妖怪洞这个名字至少在乾隆末年以前并不叫妖怪洞,而是叫“生铁墓”,说是“陈胡公墓”(具体陈胡公百度里有详细介绍)。因有史记载陈胡公之墓布有铁网,所以便以此推断期思生铁墓为陈胡公墓。但乾隆末年,固始县有好史之人考究,一统志记载,陈胡公墓在淮宁县(即今淮阳县古为陈州)太昊陵附近。苏轼也有诗云:太昊祠东铁墓西,一樽曾与子同携;。。。因此期思生铁墓为陈胡公墓便被否定。
既然如此,期思生铁洞中为何物便成悬案不得而解。于是各种传说推测便因运而生。既然墓中埋得不是人,那就应是妖怪了。既然考证中有宋、陈州几个关键词,那么传说便可能由此展开。宋朝最著名、最有本事的应该只有包拯,而包拯陈州放粮更是家喻户晓为人称道。于是老包陈州放粮路过期思城,铸铁水封住妖怪洞的传说从此便闪亮登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3

帖子

1798

金币

4级:中尉

Rank: 4

注册时间
2015-8-12
37
发表于 2016-3-25 23:12: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信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主题

1万

帖子

2038

金币

荣誉会员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注册时间
2007-8-13
36
发表于 2016-3-25 07:53: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期思古城人杰地灵
你关心我一时,我关注你一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35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21:4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期思赞


拱卫西周何处险?
淮夷关键。
护淮水,
望大别,
扼控中原与楚天。
东拥廖领地,
西领古国玄,
都居福地思河湾。

豫风楚韵育英贤,
群星璀璨。
开基业,
蒋伯龄,
保疆稳台吴士元。
敢决期思水,
能灌雩娄田,
一代贤相美名传。
思河两岸凯歌旋,
北国江南。
湖水碧,鱼儿肥,
湿地风光好无限。
寻根连九州,
文化润诗篇,
实验区里庆丰年。

作者:悠悠--霜满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34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21:28: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yishi尘缘 发表于 2016-3-24 21:27
蒋城的风

蒋城的风悠远,她见证了岁月三千多年,朝代的更替,时代变迁,从国都到邑、郡、县;几多血雨腥 ...

作者是悠悠--霜满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876

帖子

1603

金币

7级:中校

Rank: 7Rank: 7Rank: 7

注册时间
2014-9-3
33
 楼主| 发表于 2016-3-24 21:27: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蒋城的风

蒋城的风悠远,她见证了岁月三千多年,朝代的更替,时代变迁,从国都到邑、郡、县;几多血雨腥风,几多风云变幻;有多少恩怨情仇,又有多少冷暖心酸;公元一九四九年后,人民当家作主,社会和谐发展,日渐温饱到小康,蒋城的风吹开了眉宇间的笑颜!

蒋城的风厚重,浑厚的青铜礼器、遍地的黑色陶片,承载着周公的礼制,承担着风化淮夷部落的责任,续写着文明时代的纪元;楚风北吹,蒋城是豫风和楚韵交融的前沿;一代名相高风亮节,期思陂水润万家,恩泽千载高贤;数千年,薪火相传,期思人与天斗、与地斗、与水斗,普就无数个治水图强的精彩宏篇!

蒋城的风有情怀,“期思”这个地名,寄托着周公对伯龄建功立业的期盼;国破离家,以国为姓,心中有多少不甘,三千年后,蒋的后人又重回了故园;斩双头蛇,负薪以食,感天地、优孟一曲,彪古今、汉碑前言;多少代、英贤辈出,张家才、张安帮、刘大贵,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是永不懈怠、敢于争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