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274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所谓慈善营销说不

[复制链接]

957

主题

1万

帖子

7851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6-9-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23:46: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两天,深圳人乃至全国人民的朋友圈都被一篇题为《罗一笑,你给我站住》的文章刷屏,甚至连笔者老家的同学亲友都在接力相传。文章为深圳前媒体人写给身患白血病的女儿的一封信,号称转发一次可以为其获得一元捐款,并可通过微信打赏等方式,迅速筹集到了200万元的捐款。事件从最初呼唤市民爱心转发、打赏、筹集捐款,到如今网上质疑声不断,剧情也不断反转,迅速引发全国关注。

质疑不外乎三点:有人说患病女童家境殷实,其父更有多套房产;网传治疗费用是否属实?女童父亲与某公司是否存在联合营销?女童父亲和某公司30日下午作出声明,就热点问题一一回应,并表示整个活动募集到的善款(约270万)除用于救治罗一笑外,还将用于联手民政局一起发起一个以罗一笑命名的白血病方面的专项救治基金。事件似乎有峰回路转的迹象。

暂且勿论事件是非曲直。这里必须摆明深网一个态度:利用爱心进行所谓的公益或慈善营销,请慎之又慎!作为关爱之城,深圳一定要向所谓慈善营销说不!

大家知道,深圳人有爱心,曾诞生无数个全国第一,从第一支义工队伍的成立,到全市注册义工人数全国居首,深圳人积极参与到社会关爱事业中。爱心是不能透支的,更不能被人利用。事件之所以引发这么多人的关注,无非就是一点,怀疑有人绑架爱心进行慈善营销。确实,人们的情感往往被道德绑架,而营销道德,是最不道德的营销。

在深圳公益慈善的道路上,深圳人一直擦亮眼睛,监督各类善款的落实和使用,避免公众爱心被个别用心不良的诈骗捐款所利用。《慈善法》明确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借慈善名义开展募捐活动、骗取财产。公益捐款,只有通过专业的公益组织,才能最大化地实现善款的规范使用,使更多救助者受益。

慈善,是深圳这座城市居民的一种品格,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深圳慈善事业为何如此繁荣?正是因为这座年轻的城市形成了独有的慈善文化和良好的政策环境。全民慈善,作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一道风景,由市政府或民间提出的各类慈善理念和倡议,在全社会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践行。近年来,深圳的慈善公益类社会组织已有近两千家,其中有不少是草根慈善组织。更有一批享誉全国的爱心人物,“苍生大医”郭春园、“全国百名优秀志愿者”孙影、“爱心模范”李亚威,还有获得中国慈善领域最高政府奖“中华慈善奖”的刘勇、郑卫宁等等。从颁布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到《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捐赠条例》,从《深圳经济特区捐赠公益事业管理条例》到《关于加快深圳市慈善事业发展的意见》,再到被民政部授权开展基金会登记管理试点,深圳的慈善发展制度和社会救助机制也因此更加成熟、高效和现代。通过政府号召、社会踊跃捐助、基金会调度、公益组织加入、公益名人积极参与等多方举措,深圳人献爱心已经成为一种自觉模式。

所以,慈善事业对深圳的民生幸福、社会建设都有重大的意义和贡献,但慈善又是脆弱的。一旦公益或慈善信用被透支,就会伤及关爱之城的根基。现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各种慈善筹款平台提供了越来越容易的筹集善款的方式,筹集善款用于必需的开支,解难纾困,也是情理之中,但一定要明白,维护关爱之城的荣誉,是每一个有良知市民的职责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深圳的慈善之花开满这片热土,花香四溢,一定会在中国慈善的大舞台上,激发出更大效应。而借慈善的名义来营销,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我们一定要发出清晰响亮声音:不!(作者:夏有为 侯婕 孙研)
来自安卓手机客户端
百年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1416

帖子

4304

金币

8级:上校

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11-1-27
板凳
发表于 2017-5-17 04:30: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驻马店
简单的事别复杂了,做好事不需要“创意”
来自微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5372

帖子

3952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09-8-3
沙发
发表于 2017-5-17 02:23: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浙江
欺骗人民善良的心。
开心,快乐,有童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