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5911
- 精华
- 0
- 积分
- 861
- 马克
- 3757
- 金币
- 2393
- 在线时间
- 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9-4
- 最后登录
- 2023-11-3
7级:中校
  
- 注册时间
- 2014-9-4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那年盛夏,
光着膀子的老明额头沾满汗水,
背着满满一大袋子的铝制易拉罐,
伴随着一路叮叮当当作响。
年方十五、满脸青春痘的他趾高气扬、
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走在期思大街上。
前方一个十字巷子口已经围满了街坊,
他们团团围住的,
是一位来自远方的“倒锅”人。
什么是“倒锅”?
倒锅就是将易拉罐、
家里的破锅、破壶等金属家伙什等,
让手艺人重新回炉,
用大火慢慢烧融成铝水,
然后再铸造成新的铝锅。
稍微扯远一些,
蒋都小镇有多少行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永远地消失了:
收鸭毛、鹅毛的,不见了;
骑着单车卖酱油卖醋的,不见了;
拉着一车西瓜换大米的, 也不见了。
更遑论磨剪子磨菜刀的,
收妇女头毛辫子的,
唱评书的,耍猴儿的,
卖老鼠药、蛇药和黄皮子的,
更加是难以再觅往昔的行踪。
老明奋力挤进人群,
看倒锅人架着木碳,
低头一直烧着炉子。
炉子里铝水翻滚,清烟升腾,
散发出一阵阵呛人的味道。
老明卸下肩膀上的蛇皮袋子,
重重落到地上,一阵咣当。
倒锅人闻声抬眼望去,
心里不由嘀咕一声:大生意来了!
小兄弟,你想倒什么锅?
要多大口径的?
倒锅人操着挎子的口音问道。
俺不要锅!
老明紧挨着倒锅人蹲了下来,
左右扫视了一下围观的人群,
伸手遮着嘴巴凑向倒锅人的耳朵,
低声说道:
你能不能帮俺铸一把铝剑?
坛子里还有人记得我在21年写的一篇文章,
《蒋都往事》吗
http://www.huaibin88.cn/forum.ph ... &tid=8253594&extra=
文中曾提到过一个人:刘建国。
老明就是刘建国的独子。
自打认识老明起,
他都一直是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从来没有人知道他原来也是有父母的。
大家曾经挤在一起看82年的《西游记》,
看到孙悟空无父无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所以一度怀疑老明跟孙悟空一样,
也是非同一般,
绝对是属于神人级别!
老明确实整天神神叨叨的,
大人们私下都说他是“野孩子”,
浑身充满野性,未曾文明开化过。
虽然那个时代国家已经开始普九了,
但他没有上过一天的学,
衣着破旧不堪,经常满脸是伤。
夏天的时候,
他永远光着膀子,
系着一条粗麻绳作为腰带,
裤脚一条长一条短,
久未打理的头发如同
封神榜里面的雷震子,
形成一大摄冲天直立着。
我们反而愿意在闲暇时
跟他厮混在一起,
至于原因吗?
成年后接触了香港电影,
我才恍然大悟,
彼时老明的形象用一个字来形容,
便是。。。酷!
要用三个字来形容:
帅呆了!酷毙了!
那天傍晚,
他偷偷溜进我们几个小伙伴的后院,
朝我们努了努嘴:
走,到我家给你们看样好东西!
老明从屋里捧出一卷破布包裹的长条物,
然后小心翼翼地一层层翻开:
那是一把闪着银色金属光泽的铝剑!
那时正全国风靡一部香港武侠电视剧,
叫作《乌金血剑》。
老明握着剑柄,把整支剑竖起,
尚未沉没的夕阳霞光,
透过树枝缝儿洒落在剑身上,
迸发着一丝丝锋芒、
红白透亮,简直亮瞎众人眼!
老明学着香港电影里的大侠,
手中舞着剑摆了几招POSE,
加上他上身光着膀子,
身系麻绳腰带,裤脚又一长一短,
看上去非常有江湖侠客的气概。
后来我读到一首李白的诗
《侠客行》,诗曰: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李白应该说的就是老明了!
你们要感受一下吗?
老明把铝剑调了个头,
握着剑身把剑柄朝向我。
这不会伤人吗?
我怯怯地问道。
嗐!那个該死的倒锅人,
剑好歹是帮我铸了,
但他不肯帮我开刃。
老明一脸不满地说道。
这下更厉害了!!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曾经写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
孤独求败送给神雕大侠杨过的剑,
就是没有开过刃的!
我接过这把铝剑,很沉!
因为没有经过仔细打磨,
剑身上细看全是细小的毛刺,
怪不得老明会在剑柄上缠了很多破布,
以防止毛刺伤手。
我尝试也学着老明持剑玩几个招式,
无奈两臂细弱无力,根本挥舞不起来。
他站在一旁,得意地大笑起来,
伸手接过铝剑,缓缓插在腰间的麻绳上,
一脸正色地朝我们说道:
再过两天,
我就要随一个远方亲戚南下打工去了,
听说外面世道很乱,
所以有了它,我既可以防身,
又能行侠仗义了!嚯嚯!
那是我最后一次看到老明。
一晃多年某个秋冬交替之际,
母亲告诉我老明死了。
他在南方某地打工加入盗窃集团,
行窃时被人发现挨了一顿猛揍,
应该是受了内伤,止不住吐血。
被他那个远方的亲戚想办法拉回来,
直接就死在半路上。
他家里没有自留的坟地,
就直接被草草掩埋在
蒋都小学东边的一片荒滩头上。
我那时端着一碗米饭,
听完沉默一会儿,
夹起筷子继续埋着头,
把米粒儿一坨坨扒拉进嘴里。
某年我又回到家乡,
散步时经过蒋都小学,
故意往东边多走了几步:
发现学校几经扩建,
原来的荒地早已垫高建起围墙。
于是,
老明就永远、彻底地,
消失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