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70131
- 精华
- 0
- 积分
- 269
- 马克
- 2269
- 金币
- 846
- 在线时间
- 13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4-4-19
- 最后登录
- 2025-1-30
6级:少校
 
- 注册时间
- 2014-4-19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paragraph]全国人大代表宋心仿2014年发明了一个新词:"指标蜜"(指各项指标皆合格的假蜜),呼吁严打。他说:所谓"指标蜜",实际就是假蜂蜜。一般是在20%的蜂蜜里添加80%玉米糖浆(或大米糖浆)进行勾兑。不论是在外销和内销中,"指标蜜"普遍存在。市场上瓶装、精装、散装蜜有之,内销大行其势,外贸出口也堂而皇之,关键是"指标蜜"成分检测时不仅符合国家蜂蜜标准,甚至符合欧盟标准。
前文,王会长说了,中国是蜂蜜生产与出口大国。宋代表指出的:中国还是蜂蜜造假强国,困扰国内国际N年了。
据说欧盟蜂蜜标准是因为中国的蜂蜜才制定越来越严格的,它的检测技术全球一流。尽管如此,面对从中国进口的海量蜂蜜仍疑窦丛生。说它是蜂蜜吧,感觉又不是;说它不是蜂蜜吧,比照标准各项化验指标又全是合格的。
怎么办呢?不让进口又不符世贸规则,进口又不能确定是蜜。于是,他们想到一招:死命把价格往低了压!欧洲人天真地以为, 只要把价格压到成本以下,没钱赚看你还大量出口否?怎能想到,"聪明"的中国人,从打土豪分田地始,缺德都百年了。虽没本领诺贝尔,但"造假、山寨"技术一流。用粮食生产出来的糖稀(果葡糖浆)比照欧盟标准一项项往里添加检测项,你检什么就添加什么!糖稀这玩意每斤两块来钱,岂怕压价?于是外国"傻冒"们傻掉了,有些国家至今没明白中国蜂蜜是怎么一回事。
山东有个很大的制糖企业,它们的业务员说:任何国家标准的"蜂蜜"都能调配出来,且分毫不差。对付中国国内什么蜂蜜标准(GB-14963)就更是小菜了。
之前我也纳闷,动辄千吨、万吨地内销、外销,怎么没见收购蜂蜜呢?邪门!
我想,宋代表应该是明白的,杜绝假蜜不能太依赖设备检验。"国标、GB",听起来感觉很威严,对造假企业其实就是个屁!因为你那检验手段不能将蜂蜜中的天然葡果糖与人造葡果糖区别开来,反而将两类不同的物质混为一谈,岂不弄假成真了吗?
蜂蜜与糖稀(或白糖溶液),尽管它们外观、口感有许多相似之处。本质上是两类不同的物质。因此,找出本质的区别才是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