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23
- 精华
- 0
- 积分
- 37743
- 马克
- 1759785
- 金币
- 12409
- 在线时间
- 1818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8-31
- 最后登录
- 2025-8-2
13级:大将
   
- 注册时间
- 2007-8-31
|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7-21 16:34:0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7月19日,郑州骄阳似火,空气中有种一点即燃的紧张气氛。干热风毫无诚意地晃动几下树梢,让人看不出有丝毫降温的征兆。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仿佛积累酝酿了许久的温度都在此刻迸发出来。
然而,继7月15日在河堤割腕自杀被救起后,19日下午两点左右,袁伟选择了二次自杀,从医院病房11楼纵身跳下,最终结束了45岁的生命。
7月15日早上八点左右,刚下夜班的袁伟携带刀具从单位步行至附近的金水河畔,因心中长期郁愤,欲割腕寻死,以求解脱。
"其实第一刀就够了,第二刀,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滋味,图个好玩。"身穿黑衣的袁伟望着天空,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他想"那样或许就能彻底解脱,再也不用愁房子了。"
望着静静流淌的金水河,袁伟眼神怔怔,无法言说的委屈再次涌上心头。选了一块草坪躺下后,他拿出包里的刀,用力在左手腕处深深划下一刀,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袁伟瞬间大脑一片空白。紧接着,他又拿起刀,划下了第二刀……上午10点左右,一名女士从郑州顺河北街金水河桥南经过,发现了躺在草坪上血流如注的袁伟,此时的他脸色发青,已经没了血压。救护人员说,他可能一星期没吃东西了。随后,袁伟被送至郑州市黄河医院重症监护室进行紧急抢救。
据了解,袁伟是信阳平桥人,年轻时经人介绍来郑州打拼,在郑州某饭店后勤做水电维修工,至今已20余年。因生性内向、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袁伟在事业上一直比较平淡,工资多年来基本徘徊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上下,直到最近,才涨到每月2000元。
7月18日再次见到袁伟时,他身体状况已得到基本稳定,在普通病房静卧休息。但因大量失血,原本就清瘦的他更显憔悴,气息微弱,说话的声音亦是微小轻渺。紧皱的眉头显示着他似乎还尚未从这场劫难中抽身出来。
"一时冲动,一根筋走到那了,压力大不是一天两天了,是真的觉得难以承受。"袁伟回忆自己当时绝望的心情。
袁伟称,20年来他一直居住在郑州南郊的都市村庄中,除去支付每月的房租和生活费,收入所剩无几。尤其是近年妻子和两个女儿也来到郑州后,生存成本倍增,这一切都让袁伟不堪重负。
"这么多年过去了,房子还是买不起,给不了妻子孩子一个安乐的家。"袁伟说,目前一家四口租住在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小房子里,"大女儿都19岁了,还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买不起房子,租的房子也快拆了,"现在每天都在为找新住处发愁。
但就郑州目前的状况而言,四五百元一个月的房子已经很难找。一想到未来,就愁绪满肠。
袁伟裸露出的小腿上,有着很明显的伤疤。据叶女士介绍,这些伤疤有工作中不小心受伤的,也有生活中偶然的意外。袁伟身体底子一直较差,所以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也无法负担。叶女士因为要照顾两个上学的孩子,平日只能打零工贴补家用。
这些年袁伟一直做维修工,每周六会回家一天,其他时间都在单位。半个月前,袁伟向妻子倾诉说生活压力大,并称自己活不久了,需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只是叶女士并未多想,安慰了丈夫之后就将此事抛在了脑后,却没料到丈夫心中郁愤已到这种地步。
"其实买不买房无所谓,我们过日子就图个安心。我也常跟他说,能干100就干100,能干80就干80,凡事切勿勉强。家里本来经济就紧张,他这样倒好,想着自己解脱一了百了,现在反而是雪上添霜。"想起还有一大笔尚未支付的医药费,叶女士心疼中又带着责怪。
躺在病床上的袁伟,依旧沉默寡言,不善表达。就像其妻子叶女士所言,他什么事情都放在心里,又容易胡思乱想,心底挤压了太多悲苦的情绪。
清醒过来的袁伟对自己这种逃避责任的行为也深感后悔,觉得愧对妻女,他表示以后再不会做这种傻事,只希望身体尽快恢复,以后好好工作,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与重担。
然而,当势态逐渐进入平稳,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时,悲剧再次降临了这个不幸的家庭。
7月19日中午,袁伟安静吃完妻子叶女士买来的一碗饺子,换上新的t恤衫、短裤和鞋子后说要出门转转。他乘电梯到9楼,又步行至11楼。
楼梯间寂静无人,地板上四下散落着被捻灭烟头。袁伟最后透过布满灰尘的玻璃看了一眼这个世界,随后他推开窗户,纵身从11楼跳下,接连砸碎玻璃和砸中一辆车后,最终落地而亡。
袁伟的再次自杀,不仅给他的妻子及两个女儿带来了无尽的伤痛,也给这个社会留下了太多的疑问。
生活面前,死也许是最容易也最无意义的逃避方式。
而活着,就要跨越万水千山,就要有肩扛艰难与愁苦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