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88974
- 精华
- 0
- 积分
- 13155
- 马克
- 74461
- 金币
- 14020
- 在线时间
- 725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8-22
- 最后登录
- 2025-8-4
12级:上将
  
- 注册时间
- 2015-8-22
|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十多年前,我一个同事,以一年的工资一举购进了一件白色的皮草,每天招摇过市美得冒泡。要知道那时候人们的消费观可没有现在这么开放,这绝对是爆炸性新闻。单位有些平日省吃俭用的大姐大嫂们看不过去了,“这图的是什么啊?”
我同事很淡定,“图一乐呗。”她一直是一个敢买敢穿敢于享受的人,所以大家虽然都挣着一样的工资,但就显得她活得额外的滋润。因为她懂得对自己好。
女人爱对别人的穿戴讲东讲西,其实本质都是羡慕和嫉妒。每天数着铜板花,啥都舍不得买,弄得灰头土脸的“贤妻良母”看见这种败家娘们——尤其是败家娘们居然挺被老公疼的——就眼里冒火,心头发苦,不指点一二简直就发泄不了心头的闷火。
不信,晚上回到家,她们肯定会对自己的老公说:你看人家老公给买了件皮草,一万多,你看你,小气得要死……抱怨完了,也不耽误她们明天上班继续“打击”那个败家女:“你这么过日子可不行,得节约呀,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买了,肉疼;不买,心疼。女人的分裂呀。
我喜欢和她在一起,因为无论日子如何,都不会把自己变得苦大仇恨,穿了件新衣就能高兴几天。别人总以为是她打扮得美,所以拴住了老公的心,但忽视了一个关键问题,谁不愿意和那么容易快乐的人在一起呢?你给她一分阳光,她还你十分灿烂,这简直就是一个叫人着迷的游戏。
有位男士给我写信,说老婆很让他头疼。不是因为他老婆不好,而是太好了,太贤惠了,把钱都往他和孩子身上花,自己朴素得跟文革中期的妇女差不多。他说家里不是没钱,他每次出门回来都给她买衣服、化妆品,可她都不用,也不穿。让她雇保姆也不雇,说不放心,什么都自己来,日益变得大妈气质浓郁。他是个很讲生活品质的人,在公司也是高管,公司有什么活动让带家属的时候,他带着她显得特别不协调,别人看着不顺眼,他自己也别扭。
即便如此,他也忍了,可她还抱怨。抱怨自己辛苦、劳碌命,抱怨他不体贴。可他觉得自己该做的都做了,是她不领情而已。
说到最后,我听懂了他的潜台词是:她要是这样下去,对不起,我只能嫌弃她了。
站在女人的立场,我当然要对他进行开解:你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她善良贤惠总是好事,至于生活品质和习惯问题,可以慢慢培养带动,抱怨只是习惯性的想让他感激,并没有别的意思,装听不见算了……但同为女人,我对她也恨铁不成钢:你干嘛要这么活着呀,明明可以过得更好却非要含辛茹苦,还谁都不感激,自己也不捞好。
我真恨不得把她抓到面前好好给她洗下脑。
我也不是没有给这样的女人洗过脑,有人和我抱怨男人没良心,不感谢自己的付出,我说你不需要对他那么好,你要先知道怎么对自己好,可她又说了,我愿意对他好,只要他也对我好——完全是个死循环。
这样的妇女很难改变。她们奉献、牺牲,甭管生活需要不需要,总之她们给自己找到这么个定位就不肯放弃了。她们缺乏享受生活的能力,内心沉重,不快乐,全身散发着极大的负能量,干扰影响到伴侣的感受,这无形中又抹杀了自己的一部分贡献。
她们干了一些对生活帮助不大,没什么意义的事情。然后企图在这些没意义的事情中寻找到自己的意义,就难免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和这个故事配对的还有我听到的另外一个故事,只是这次讲述者换成了一个女人。
她说自己的丈夫哪都好,唯一不满意的是他对未来没什么规划,生活的也比较随意,这让她感觉到很紧张,她希望以后的日子能多点保障。可他就是不喜欢她那种一分钱掰两半花的节俭方式,他觉得两个人都有工作能力,有必要的积蓄就可以了,不必太焦虑未来。
完全相左的生活态度使两个人之间始终在发生碰撞。她觉得他为自己考虑的少,他觉得她总是在控制他。
“他是这样的人,恋爱的时候没发现吗?”我问她。她说没有啊,相反还觉得他乐观开朗,她自己是一个挺严肃的人,和他在一起刚好互补。
对,她不巧说中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一个人最强大的魅力就是他身上所具备的感染力,当初她能喜欢他,就是因为他周身散发着正能量,她不由自主地向他靠近,如向日葵始终朝向太阳。而为什么当初的优点变成了今天的缺点,他没有变,是她的标准在变化。
进入婚姻,他还是他,他在享受生活,而她,也变成了最初的自己,被生活享受。
现在有句话经常被提起:女人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好?好到什么程度才是合理的?这些技术性问题很少被人提起,仅仅只是停留在要打扮、要敢花钱这个层面上,未触及问题的核心。
对自己好一点,不是要超越自己能力去浪费和消耗,而是懂得享受生活中的每一点美好细节,不焦虑明天,也不悔恨昨天,始终立足今天,做一个能令自己快乐,也能令别人快乐的人。
是人都知道应该对自己好,为何女人却总是跑偏。最重要的原因是她们缺乏自我,解决不了我是谁,我为谁而活的问题。所以女人很容易在男人那里找存在感,无论是贤惠还是节约,都只是她们想实现自我的一种途径。但这种途径并不会自动补全她们内心的安全感,相反,还会带来委屈和不满。
她们总是出发,却找不到回程。迷失在半路。
男人通常都没有这样的问题,他们更自我,更懂得怎样对自己好。这点值得女性去效仿。
人生如逆旅,每个人都是过客,而且必将归于一个终点。不要储存快乐,我们只需要为自己手上的每一天做出交代,今天如果能开心,就不要把它带到明天去享受。
附赠:
著名精神分析师曾奇峰老师关于“好玩不好玩“的一段问答(来源:微信公众号【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1、【问】社会上有一个普遍共识:亲密关系处久了就会变得乏味,您是如何看待的?
【答】:亲密关系中的乏味,来自创造力的枯竭。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为了建立关系,两个人都要为对方设身处地,所以这个阶段是非常有趣的;在关系亲密到顶峰之后,就各自退行,最严重时可以退行到婴儿状态,这个状态的特点就是,我什么都不做,你就要把我喂饱。很显然,两个婴儿是无法互相满足吃饱的需要的。
心理学的目标,就是使人格解放、使人格自由,释放人格中被压抑的东西。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过很多曾经有趣的关系,变成了乏味的、甚至有伤害的关系。我努力让我的来访者或者学生们呈现自己的生命力,让他们觉察到,生命力的充分呈现是最高的道德,而不是堕落或犯罪。
好玩实际上不是一个能力的问题,而是胆量的问题——你敢不敢把自己变得好玩?经常有人问,自由呈现生命力,那岂不是会乱套,想杀人就杀人?这是婴儿般的想法。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在想到自由的生命力的呈现的时候,不会首先想到做犯法的事情。问这个问题的人,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对人类的敌意。
2、【问】一个不好玩的人可能会导致“乏味”的关系对吗?如果是一对伴侣,他们的性是否也会变得乏味?
【答】:不好玩的人建立起来的关系,也一定是乏味的。不好玩弥散在整个人格中的毒素,这个毒素当然也会毒害性关系。
3、【问】一对伴侣,如果女的好玩男的乏味,乏味的人是不是会被带动起来?您会建议伴侣间聊怎么样have fun吗?并且两个人在一起做have fun的事情?当您建议伴侣们需要享受更多的乐趣时,您会得到怎样的反响?如何制造新的事件和新的体验——您可以给些更具体的建议吗?
【答】:好玩和不好玩,都是可以“传染的”,但不同的人格,传染性的强度会不一样,所以不好说东西风谁压倒谁。总的说来,伴侣间怎么聊,或者说怎么制造好玩的关系,我觉得做到两点就可以了。第一是“非功利”,涉及到太大利益的事情,很少有人还能够保持好玩。第二是“不控制”,也就是少设置禁区,少批评。不过最有效的变得好玩的方式,也许是去找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医生,因为他们的治疗目标,通俗地说就是把一个人变得更加好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