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306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两高严惩信息泄露 推销骚扰有望大减|2000万条住宿记录收费查询被判刑

[复制链接]

957

主题

1万

帖子

7851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16-9-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5-10 10: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驻马店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5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解释明确,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将入罪。司法解释将于2017年6月1日起实施。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目共睹,尤其是如果个人信息泄露之后被犯罪分子用以实施犯罪更是令人担忧,最典型的就是电信诈骗现象,严重的会造成被害人倾家荡产甚至失去生命,例如去年引起轰动的山东女孩徐玉玉被骗案。在执法司法实践当中,个人信息的泄露造成被害人死亡、重伤、精神失常或者被绑架等严重后果或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恶劣社会影响的毕竟属于少数,属于小概率事件,电信诈骗犯罪既遂的概率也并不高。关于绝大多数人对“两高”的此次司法解释最大的期待,与其说是呼吁以更加严厉的标准震慑利用个人信息从事犯罪活动,不如说是希望能够以更严厉的刑罚挡住汹涌的精准推销行为。


刚签订了购房合同就接到无数装修、家电、家具等推销电话,推销人员对所购房屋的地址、面积、朝向,以及购房者的家庭情况、贷款额度、收入水平、工作单位等信息了如指掌。刚买了汽车,各种二手车、保险、维修、洗车等推销电话也会汹涌而来。诸如此类的精准推销不胜枚举,此类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十分具有普遍性,可以说是个人信息泄露行为最能引发共鸣的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商品房开发商、汽车销售公司甚至房管局、车管所的工作人员都可能是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者,对于被骚扰的个人而言,一个骚扰电话是否违法、举报维权的成本高不高等情况都难以预测,多数人基本上选择一忍了之。

此次“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对某类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个人信息的行为是否入刑进行了明确的数量限制,例如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50条以上的可以入刑。具体数量的明确让公民个人对精准推销行为的性质能够做出准确判断,这无疑是对进行精准推销的组织或个人的一种严厉警示。

但愿包含“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五十条财产信息入刑”的司法解释,能够挡住汹涌的精准推销,能够给房地产开发商、房产中介、汽车销售公司等商业机构或一些政府机关敲响警钟。执法司法机关要广泛宣传这一司法解释的内容,公安机关要对侵犯个人信息的犯罪线索一查到底,对某些涉嫌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绝不姑息。

总而言之,“两高”的司法解释既要终结“徐玉玉”式的悲剧,也要挡住如蚊蝇般骚扰的精准推销,筑牢刑罚的堤坝,遏制任何形式的个人信息泄露现象。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刘勋
来自安卓手机客户端
百年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6

主题

6万

帖子

8865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6-4-13
5
发表于 2017-5-10 17:33: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信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6

主题

2万

帖子

6832

金币

12级:上将

Rank: 12Rank: 12Rank: 12

注册时间
2009-3-5
地板
发表于 2017-5-10 17:30: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保障又多了一份
来自安卓手机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万

主题

10万

帖子

11万

金币

14级:元帅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注册时间
2017-3-23
板凳
发表于 2017-5-10 11:08: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学法,路过。
来自安卓手机客户端
孤舟寒夜渡长江,赏花赏月赏秋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2098

帖子

2472

金币

9级:准将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时间
2017-1-20
沙发
发表于 2017-5-10 11:0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驻马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