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摄影小知识》 摄影艺术中,花卉摄影,与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一样,已成为一个单独的门类,它以花卉为主要创作题材和摄影对象,花卉摄影或指天然的与人工培植的盆景或共卉为主的静物以及花鸟虫鱼等。花卉摄影,在技法上有许多特殊的要求,与人像、风光摄影有很多不同之处。
一、花卉摄影中背景的处理。背景的处理,是决定花卉摄影作品好坏的重要因素。背景,在花卉摄影构图上,起着陪衬和烘托主题作用,拍摄彩色照片,尤其重要。背景在画面上,不是被摄的主要对象,但它在画面上战友着较大的面积越是花卉简练的构图,背景所战友的面积就越大,这是花卉摄影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背景的处理,方法是较多种多样的,主要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利用自然条件选择背景因势利导,就地取材自然景物中,如天空、地面、草丛、湖水、树林等,都可以选作背景。例如,拍摄一幅以荷花为题材的特写画面,背景就可以多样变化,仰拍可用蓝天作背景。俯拍可以用水光倒影作背景,平拍或斜拍可衬以莲叶作背景。如果把荷花推远到中景,以莲叶和湖光山色为背景,得出效果各自不同。
第二类是人工布置背景用彩色纸或彩色布衬托到花卉背景后便可。但背景用色纯度和明度都不能过高。通俗说法,就是颜色不宜过鲜,过浅,背景用色,一般采用较深暗,有时从效果需要,也可以用浅色调,高调来处理,但应含有较多的灰色,否则喧宾夺主,背景色显得太刺眼,会破坏主体和画面的整体化花卉。
二、摄影如何使用闪光灯。用闪光灯拍摄花卉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意调整闪光灯的角度和亮度,闪光灯加滤色片后,可以任意改变花卉的颜色,人为地制造一些不同的造型和色调。拍摄器材应准备三脚架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最好使用长焦镜头或中、长焦距微距镜头。闪光灯花卉摄影一般要在光线较暗或全黑的环境下进行,闪光灯是主要照明光源,可用一支或多支闪光灯。如果相机距拍摄体较近,则应使用长一些的闪光灯连线及同步器。背景最好选择各种色布,可尽量避免反光;根据需要进行多次曝光拍摄时,则必须使用三脚架,以便控制花卉的具体位置。在操作时更要细心,调整好每个细节。另外,闪光灯花卉摄影要注意不管是在室内还是在室外拍摄,都要计算好单灯或多灯的指数标准,以避免曝光出现失误。
三、花卉摄影的近摄技法。近摄,是花卉摄影的重要和必要的技法之一。从技法上讲,是近距离进行拍摄,它能使被摄主体的聚集距离比用标准镜头聚集更近一些,成像更大一些的摄影手段。常见的花朵,只有几公分大,我们使用普通相机的标准镜头,不容易取得理想的构图和画面,因为一般的标准镜头最近只能在0.6米处结焦,可是花朵大小适中的画面和构图。近摄的方法,是在标准镜头上装接附加装置或更换其它镜头。通常在标准镜头上加装附加透镜来拍摄等等。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近摄,每个人都不同,但都能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四、花卉摄影的构图技巧。花卉摄影的构图,最基本的要求是主体突出,构思新颖,造型优美。在具体上来说,它是由色彩、成像、影调、层次、线条、虚实等综合组成的统一体。因此,花卉摄影的构图目的,是使主题思想通过选择对象,运用各种造型手段,获得真实、生动、完美的形象及寓意深刻,富有韵味的意境。不同的花卉,有着不同的品格和风韵,如玫瑰的高洁,荷花的纯贞、兰花之幽雅,菊花之清芬。线棉之挺拔等,都应采用不同的构思,徒刑的手段和表现形式,表现出花卉各自的品格和特点。
色彩,这是花卉彩色摄影的取材,立意的先决条件,选定了花色后,就要考虑与主体相配合的景物色彩,这叫做构图中的色彩配合。画面上,最好既有一个基调,又有各色之间的细微对比与协调。
角度: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与花卉两点之间的直线同政党平视线或垂直线相关联所构成的角度。俯拍,仰拍,偏左偏右拍,都会形成高低左右不同的种摄影角度。角度稍微变化,也会对构图发生影响,所以,为选择适合的拍摄角度,是不惜时间和精力进行精雕细磨的。一般来说,在便于观赏的花圃或花坛里拍摄花卉,多彩俯视角度拍摄。但拍摄树上的红棉,水中的荷花,湖上的睡莲,有时角度就不大容易选择。但越是不容易拍摄的,越是想办法去寻找最理想的角度,做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影调与层次:影调主要是指花卉受照射光的影响,而产生的明暗层次。用正面光拍摄的花卉,影调明朗。用逆光拍摄,影调较暗。用侧光拍摄,叶片和花瓣上就会有明暗,层次分明。要产生各种的影调,都有着各自的特殊效果。明调清新,暗调深沉,层次较多的中间调明快乐。浅色的花卉,适宜用明调表现。深色的花卉适宜用暗调表现,不论明暗影调,都应着力去表现花卉的层次,不讲究影调,花的质感就不能很好地表现,没有层次,就表现不出花卉的立体感,特别是花卉摄影,应在真实地再现花卉色彩的前提下,追求影调和层次效果。
线条:线条是花卉摄影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线条,就没有花卉的形态。在一幅花卉作品中,线条好比骨架,色彩好比肌肤,缺一不可。在拍摄考虑构图时,要注意分析被摄花卉线条的曲直、粗细、疏密、远近、高低、长短、主次、虚实,善于有取舍地加以选择和利用,使线条在画面上即有对比,又配合得体。在线条的选择上,特别要注意花卉的性格和特点,是不可忽视的。
虚实:虚实在摄影艺术中,是构图因素中一个特有的表现手段,它是借助于镜头的特性完成的。运用虚实对比,目的是为突出主题,喧染气氛,增强艺术效果。摄影中的虚实,有不同的含义。实是聚焦求得主体清晰,逼真的基本技法要求。而虚呢,则是艺术上的要求,虚的方式多种多样,前虚、后虚、虚左、虚右,稍虚,局部虚、大面积虚,虚掉影响主题的不必要的景物等,目的是使主题形象更突出化、艺术化,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产生虚实的艺术效果,通常是借助镜头的特性,通过光圈的运用控制景深达到虚实的效果,镜头的特性与影响景深的因素有
五、花卉摄影的意境创造。花卉摄影是一个表现难度很高的题材,很多影友拍摄的花卉照片,尽管形象逼真,色彩艳丽,但却失于直白,一览无余,成了记录式的花卉品种介绍。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意境而有形无神,作品少了艺术的表现力,自然难以感人。意境是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衡量作品艺术美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中国古代文论、画论中,有许多有关意境的论述。在这些论述中,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真谛:只有融入作者对生活的真知灼见、真情实感,并借助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写景状物,做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品才具有深长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才能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这些见解,均为花卉摄影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六、花卉摄影中最易出现的失误,是摄影者为花卉自身所固有的形态美和色彩美所惑,在简单取景后即频按快门,结果流于记录而绝少成功。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生动形象,以形写神。花卉摄影中意境的创造,必须通过生动的花卉形象来传达。没有生动的形象,意境的表达便无所依附;但仅追求花卉形象的逼真,不经一番认真的选择和缜密的构思,又很容易落入自然美的陷阱,很难以生动的形象表情达意,传达摄影者的艺术见解与艺术构思。所以,花卉摄影中,只有经过精心选择,在自然状态中抓住花卉最为感人的形象特征,才能以形写神,创作出神形兼备、生动感人的花卉摄影作品。
2、倾注饱满情感,以情表意。花卉摄影中的意境创造,离不开摄影者的情感表达。“有情写景意境生,无情写景意境亡”,摄影者在进行花卉摄影创作时,只有见景生情,将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某种情感融会到所要表现的具体形象中去,才能够缘情取景,创作出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作品。
3、营造诗情画意,含蓄抒情。花卉摄影是一种美的创造,花卉摄影的意境表达,也应该优美抒情,能带给人美感愉悦。毕竟,盛开的鲜花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美的景物。从这个意义上讲,摄影者在进行花卉摄影创作中,不仅要充分蕴酿情感,巧妙构思立意,还应该运用光线、影调、线条等摄影语言,调动疏密搭配、色彩布局、背景处置等艺术手段,凭借娴熟的技术技巧,努力营造出一种极富诗情画意,而又优美含蓄、耐人寻味的艺术氛围,以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宋·梅尧臣)的境界,给人以轻松洗练,委婉动人的美感享受。
七、花卉摄影中光的运用。阳光在一天里变化较大,直接影响着花卉光照的角度和拍摄效果从光照度来分析,采自然光拍摄花卉,最好选择在日出后两小时内此时光照度较为理想,造型效果好。早晨,由于花卉生理功能的关系它吸收了一夜的营养,故花卉色泽特别鲜艳,显得质地娇嫩,拍摄的效果甚佳,色彩清晰,层次分明,影调明朗,反差适中。
1、从采光的角度上来分析,通常把自然光的采光角度划分为五种。即正面光、侧光、逆光、顶光和散射光。采用正面光拍摄,光在画面中分布较大,花卉受光面均匀,但缺点是花卉缺乏立体感、层次感,影调平淡。若拍摄黑白照片,效果更差,因为黑白照片的画面效果,全靠影调的明暗(即黑、白、灰各种不同的层次)来表现。
2、运用侧光(前侧光或后侧光)来拍摄花卉,是人们认为最理想,也是最常用的摄影用光。这种采光对花卉光照造型效果好,立体感强,层次分明,阴影和反差适度,色彩明度和饱和度对比和谐适中。
3、运用顶光拍摄,光线投射在花卉的顶部,正面受光少,造成画面反差大,缺乏层次,花卉色彩还原效果差,色温较高,照片容易偏蓝故这种光线甚少运用。
4、运用逆光摄影,淘汰从后面照射物体,能够勾划出清晰的花卉轮廓线,光的造型效果好,如果花瓣质地较薄,会使之呈现透明或半透明状,更细腻地表现出花的质感、层次和瓣片的纹理。运用这种光源,特别要注意花卉正面必须进行补光及选用较暗的背景衬托,才能更突出地表现花卉形象。
5、运用散射光拍摄,也是较为理想的光源,它运用灵活,不受光源的方向性局限,受光面均匀,影调柔和,反差适中。如果选择雨后的散光拍摄会使花卉显得更清新,光彩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