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论坛

查看: 9231|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女的洗澡视屏,你值得拥有

[复制链接]

306

主题

5916

帖子

18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6-6-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0:2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河南

马上注册,发帖爆料或参与评论,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爆贴:值得深思的湖北省应城市抗洪抢险中出现的社会现象!!!刘华斌2016年07月25日 18:31:56 浏览602 回复0 金猪1




   邓文明,湖北省应城市机关干部,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他写的个人总结值得我们深思。  不教育引导不行!
防汛过后的一些反思
     汛情稳定了,大家都安居乐业,一切都归于平静。
     按照上级安排,组织一个调研,总结与反思整个防汛,我是笔者其中之一,我提出一个问题,大家都沉默了,但都不愿意说。
     防汛中,党员干部确实了不起,大堤上睡的都是各机关的一把手带队,还有村干部一帮人,日夜坚守,寸步不离。可能一是毕竟不忘初心,大局观念,有担当;二是在新常态下怕问责。参与抢险的我们子弟兵真是最可爱的人,有太多令人感动!由此,凤凰新闻网发布一条消息,国外机构一个民调,共产党支持拥护率达到30%。
      98年洪水与今年的洪水,我都经历过,我来比较一下,发现一个问题:
      我们的农民父母兄弟姐们呢?他们在干什么?98年,他们肩驼人扛土石,啃冷馒头,喝江水,无怨无悔,水一退,回去迅速自救,自己车水,排涝抗旱。
      而今年呢?
      网上一个报道:抢险危急时候,人民子弟兵日夜奋战,一个妇女为了自己家的一棵树,拿出菜刀,不给钱不让人动,否则拼命!这同我们平时搞水利工程建设何其相似啊,十几台机械等着开工,突然冒出一个人,他家的一棵葱不给100元不许动工,我们深深无奈,镇村干部无奈,每前进一步就是扯皮一路,否则他们要上访,上访结果我们自己处理,两字:把钱!(注:湖北方言,给钱)
     我亲身经历:这次湖区抢险,为了群众家园财产、人身安全,转移,疏散,发干粮,饮料。党员干部苦口婆心,他们问一句;“除了发吃的,还有补助没有,多少钱一天?先给钱。”
我们民政局一个刚参加工作姓徐的小伙子,整整一天,没有吃饭喝水,讨开水喝,群众打麻将,没有人倒开水!
      国家给这么多良种补贴,为了鼓励多种粮食,防汛为了保证作物不受损失,其实,可以说百分之四十撂荒了,防汛了,他们坐在家门口高谈南海局势,高呼抵制日本产品,不愿意出来帮忙抢险,义务烧开水。而是开着日系车,到处捞鱼,钓鱼,看大水,拿苹果相机到处拍照,刷朋友圈……
    有一个农民小伙子醉醺醺大言不惭:淹了怕什么,下半年到政府上访,总要解决。  当时在场忙碌的人,私下都说,如果不怕说我们虐农,真要扇他几耳光!
    一位自以为很时尚的嫂子,其实不伦不类,没有一点品味,男人外出打工,自己成天打麻将,村头边的道场有些积水,她居然说:你们这些人有些不作为,还不加快排涝,影响我们几天没有跳广场舞!
     大堤上,都是村干部搭棚子轮流值守,我们查岗,问怎么不派群众来换班啊,村干部苦笑,他们首先要130元一天,现钱,我们付不起。再说也不敢叫,怕说增加农民负担乱摊派,多么无奈!
    防洪法第一条:任何公民都有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一句空话执行不了,这可能只是个别想象,原因很复杂,但是不是值得我们太多反思。我们天天喊爱国,捍卫主权,其实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鲁迅先生写的《药》情景不远了。
     讨论这里时候,大家都不做声,只是说: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缓一步,我们再征询领导意见,看做不做调研。
     放到各位群里,我们真的可以想一想,我们国家、国民失去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抗洪抢险为了谁?大家可以在村村乐网站进行讨论!
     谢谢!



闲亭转载鲁迅医治民族劣根文学
《药》
一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⑵,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 “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号衣⑶上暗红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⑷,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二 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阳文的“八”字。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得了么?” “得了。” 两个人一齐走进灶下,商量了一会;华大妈便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片老荷叶回来,摊在桌上。老栓也打开灯笼罩,用荷叶重新包了那红的馒头。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一面整顿了灶火,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 “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 -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 三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 --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 --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劳里,还要劝劳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四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一九一九年四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5916

帖子

18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6-6-29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0:32:5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鲁迅在《药》中给我们描写了两个悲剧,一个是华小栓之死,另一个是革命者夏瑜之死。鲁迅在描写时采用了双线结构,以两条线索来展开。一条是明线华老栓为了治儿子的痨病,听信侩子手康大叔的话,买人血馒头来为小栓治病,但服后无效后死亡。一条是暗线夏四奶奶的儿子夏瑜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为了解救苦难的百姓,最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讽刺地方莫过于华老栓买的人血馒头就是蘸的夏瑜的血,夏瑜是为无数人的未来和幸福牺牲的,最终却被为之付出生命的人,吞噬了自己的鲜血。这是极其让人感到悲凉的事实。夏瑜作为革命的先行者,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勇敢,当他身陷牢狱时,并没有因此气馁,还积极的劝牢头造反,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乐观与坚强。在狱中他敢于宣传“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在小说中夏瑜的形象是正面的,鲁迅对他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但他的努力与付出又有什么用呢?在茶馆里无聊的看客们只认为夏瑜的行为是在“作秀”,对他因宣传革命道理挨了打,不仅不同情,反尔还幸灾乐祸。当夏瑜要被杀时,又有多少人想他快点死呢?这些人像恶兽般窥视着夏瑜的鲜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革命者和被拯救者之间存在很严重的隔膜。对于革命者来说,连自己的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儿子为何而牺牲,不能不得不说这是极其具有悲剧性的。

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他们一面是受害者,另一面又充当了“吃人”者,华老栓听信迷信。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病,病不但没治好也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华老栓一家的遭遇是值得同情的。但另方面华老栓又充当了这些侩子手的帮凶,间接的也吃了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以华老栓为代表的这些人们的迷信、麻木不仁。

夏瑜的死并没有在群众中引起强的反响,也没有惊醒这些麻木不仁的群众,鲁迅用这两个悲剧告诉我们,只有唤醒群众,当群众能解除他们的奴性思想自觉的支持革命时,革命才可能取得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5916

帖子

18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6-6-29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0:44: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我实在喷不动,就把原文搬来压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1

主题

9664

帖子

1万

金币

11级:中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注册时间
2015-8-30
地板
发表于 2016-7-31 00:46: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现在的中国人心涣散,如果重新来场战争会很快沦陷。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8

主题

7395

帖子

4497

金币

11级:中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注册时间
2013-4-11
5
发表于 2016-7-31 00:55: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所遇皆山海 山海皆可平 微博:月上蓝山記
https://weibo.com/pp20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5916

帖子

18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6-6-29
6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1:24: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鱼情未了 发表于 2016-7-31 00:46
现在的中国人心涣散,如果重新来场战争会很快沦陷。

     我一直以为说的是淮滨,可见天下一样情况,官民已逐渐分离好远、、、、、
     周立波笑侃国人思维:、、、一提到领导就想到贪污,一提到工程就想到腐败 , 一提到办事就想到关系、、、事实上我们老百姓就是太能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6

主题

5916

帖子

1808

金币

10级:少将

Rank: 10Rank: 10Rank: 10

注册时间
2016-6-29
7
 楼主| 发表于 2016-7-31 01:47: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个人感觉,反腐下手有些迟,迟了两届,朱镕基离别政坛那场记者招待会,有些言辞已慢慢言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主题

7万

帖子

135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09-3-19
8
发表于 2016-7-31 06:18: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造成现在以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社会,是谁的责任?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76

主题

6万

帖子

8865

金币

13级:大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注册时间
2016-4-13
9
发表于 2016-7-31 06:24: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1

主题

9664

帖子

1万

金币

11级:中将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注册时间
2015-8-30
10
发表于 2016-7-31 07:33: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洛阳
知音闲亭 发表于 2016-7-31 01:24
我一直以为说的是淮滨,可见天下一样情况,官民已逐渐分离好远、、、、、
     周立波笑侃国人思维 ...

国情事实就是这样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人生本过客,何必千千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1

主题

2561

帖子

7721

金币

9级:准将

Rank: 9Rank: 9Rank: 9

注册时间
2016-6-14
11
发表于 2016-7-31 07:57:41 来至手机版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共产党无事不能,带头作用呢?群众虽说愚昧无知,但是眼睛还是雪亮的。试问:国家那么多的税收谁得利?工程上马谁贪赃?免费医疗和社保给了谁?老百姓在诸多领域只是被奴役,没有得到主人翁的精神,还想指望我们为你们鞍前马后伺候你们,还要脸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1059

帖子

1275

金币

8级:上校

Rank: 8Rank: 8

注册时间
2016-4-5
12
发表于 2016-7-31 09:04: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寻找姚黄 发表于 2016-7-31 06:18
造成现在以钱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社会,是谁的责任?

这个问题不是我们平头百姓可以分析的了的
来自苹果手机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